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言的功能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的功能与功能研究华劭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在“功能研究”这一笼统的名称下,以不同的方式研究着不同的内容。有必要对功能的概念做些剖析。首先,用这一概念指语言整体的功能,通常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指示,认为语言的基本使命是用作交际工具...
作者
华劭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俄语系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关键词
语法范畴
功能语法
语义范畴
语言系统
语言单位
语义结构
功能研究
句子语义
功能观点
相互关系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8
1
侯丽红.
语言观的演变和语言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4):30-34.
被引量:9
2
季国清.
语言的本质在“遥远的目光”中澄明──语言哲学的新视野[J]
.外语学刊,1998(3):45-50.
被引量:23
3
贺巍.
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J]
.方言,1980,2(1):53-63.
被引量:20
4
华劭.
对几种功能主义的简介和浅评[J]
.外语研究,1991(2):1-10.
被引量:4
5
《方言》一九八○年总目录[J]
.方言,1982(1):81-82.
被引量:1
6
张会森.
苏联的功能语法研究[J]
.当代语言学,1989(3):115-119.
被引量:8
7
《语文研究》1991—1992(总第38—45期)篇目索引[J]
.语文研究,1992(4):47-49.
被引量:1
8
张会森.
功能语法导言[J]
.外语学刊,1988(5):10-15.
被引量:2
9
曾章团.
《简明美学教程》出版[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44-144.
被引量:1
10
彭玉海.
俄语感情动词的整合研究[J]
.当代语言学,2001,3(3):210-21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邓军.
语言的功能及篇章分析[J]
.求是学刊,1997,24(3):83-88.
被引量:4
2
彭玉海.
语义主体新论——俄语动词题元的认知视角分析[J]
.外语学刊,2004(6):73-78.
被引量:2
3
师玉梅.
论“嵌l词”的起源[J]
.中州学刊,2007(3):249-251.
被引量:5
4
徐红,李文戈.
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J]
.外语学刊,2011(3):1-5.
被引量:5
5
李增萌.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争吵行为[J]
.科教文汇,2017(7):177-178.
6
李金枝.
西化的法治话语与中国法治道路的深层张力及其消解[J]
.学术交流,2018(4):88-94.
被引量:3
7
谢奇勇.
论“语言的功能”的内容在语言学概论教材中如何呈现[J]
.中国大学教学,2021(11):90-96.
8
甘小兰.
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统一研究[J]
.语文建设,2014(02X):27-2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吴冬兴.
法源概念的本土化重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1):41-57.
被引量:2
2
郑福安.
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英语,2020(19):37-39.
3
刘雨荷,乔全生.
以晋方言证解古今文献相对应的词[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1):232-246.
4
冯志国,于丹.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修辞哲学意蕴[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555-560.
被引量:5
5
彭玉海.
论题元重合[J]
.中国俄语教学,2008,27(3):17-22.
被引量:9
6
郭明.
文学语篇空间范畴初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3):44-48.
7
彭玉海,苏祖梅.
动词语义中的认知凸显与认知域转移--关于动词隐喻的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2010(2):20-24.
被引量:8
8
耿军.
安徽怀远话的“嵌l词”[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3):119-122.
被引量:1
9
周麦成.
体验哲学视域下的范畴主观性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5):19-22.
被引量:1
10
刘利民.
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从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体系的角度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7-82.
被引量:6
1
李振麟.
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问题[J]
.语言研究,1983,3(1):125-133.
被引量:4
2
华劭.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回答[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16-22.
被引量:4
3
袁媛,刘洪泉.
从汉语的时态看“着”的英译[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7-9.
被引量:1
4
王宪荣.
莫斯科音位学派的发展——阿瓦涅索夫及德米特连科的贡献[J]
.外语学刊,1991(5):55-58.
5
杨毅.
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和变异的异化策略[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111-113.
6
鲁安春.
这个“但是”不必用[J]
.语文世界(上旬刊),1999(2):31-31.
7
程建民.
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语言理论[J]
.中国语文,1960(3).
8
刘旭升.
俄语中的数量句型商榷[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64,6(1):46-46.
9
李振麟.
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几个问题——评R.安蒂拉著《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论》[J]
.当代语言学,1982(4):1-6.
10
宋光庆.
浅谈插入语的位置及其功能[J]
.中国俄语教学,1994,13(1):35-38.
被引量:1
外语学刊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