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1-24,共4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135
-
1易人.芳香四溢的茉莉花[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2(1):90-96. 被引量:3
-
2易人.《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J].南艺学报,1980(2):65-80. 被引量:3
-
3杨匡民.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J].音乐研究,1999(3):58-67. 被引量:13
-
4胡曼.湖北三音列民歌的调转换[J].音乐研究,1985(4):103-104. 被引量:1
-
5黄凌.民间曲调的衍变及其特点——学习《山东民间歌曲集》札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4):42-48. 被引量:2
-
6杨沐.“花儿”界说问题及歌种分类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12-22. 被引量:4
-
7李恩春.花儿旋律的形态特点及运行规律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46-50. 被引量:4
-
8韩军.山曲、信天游的旋律框架及比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51-55. 被引量:4
-
9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1999(1):18-25. 被引量:10
-
10朱新华.试论江苏民歌的曲调特点[J].中国音乐,1999(2):52-5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8
-
1胡红.“非遗”大潮下的传统表演艺术回眸——以音乐、舞蹈为例[J].四川戏剧,2010(6):91-93. 被引量:2
-
2袁梦.“核腔”理论应用现象之研究[J].黄河之声,2011(20):94-95.
-
3蔡际洲.乔建中与中国音乐地理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1):22-30. 被引量:13
-
4安平.民歌“色彩区”分类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的肇始——以民歌分类问题为核心的学术发展史探究[J].音乐研究,2015(5):120-127. 被引量:3
-
5顼晓陆.晋风古乐传千秋椽笔人文承乐脉——2013年以来山西民间音乐研究述评[J].黄河之声,2019,0(2):140-143. 被引量:2
-
6党宇娜.文化变迁视域下的中国民歌流变[J].歌唱艺术,2020,0(4):37-41. 被引量:2
-
7王小龙.民歌体裁分类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206-214. 被引量:1
-
8徐铭,何岭.从中国民歌传承研究视角探析民歌的传承模式——以1978至2019年期刊类文章为中心[J].人民音乐,2022(2):25-29. 被引量:3
-
1刘益众.民间工艺美术的情感特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8):35-36. 被引量:1
-
2潘晓亮.万物的终结者——摄影[J].艺术品鉴,2015,0(12):113-113.
-
3任伟家.试论赫哲族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J].戏剧之家(理论版),2012(5):43-43.
-
4匡昉.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95-101. 被引量:19
-
5胡媛媛,苏金成.中国美术片民族风格的探索与成熟[J].创意设计源,2013,0(2):58-60.
-
6王西麟.创作札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4(3):65-70.
-
7石慧,宁坤.赣民歌旋律的时间因素[J].大舞台,2013(3):23-24.
-
8张文倩.从《旱天雷》看广东音乐的继承与创新[J].音乐研究,1980(4):78-80. 被引量:1
-
9刘小静.如何把握钢琴演奏中的两个时间因素[J].艺术教育,2013(9):86-87.
-
10王晓蓉.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新课程(下),2013(11):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