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词曲协调技法”与歌曲创作的作用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从事歌曲写作的人很多,可是作品能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却非常之少。“歌多声少”已成为长时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无怪乎在群众中有“歌本满天飞,大家没歌唱”之议。这里着重介绍几位著名作曲家关于歌曲创作技法中的“词曲协调技法”的论述,供大家借鉴。 冼星海在《略论民歌研究》中说:“一种歌曲,语言与曲调结合得最好的歌曲,曲调与语言是相一致的,
作者
王永全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45,共2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歌曲创作技法
歌曲写作
语言音乐化
中国语言
词曲
语言化
语言旋律
歌词
民歌研究
创作方法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1
何振京.
词曲关系散议——歌曲创作随笔[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2):62-67.
被引量:2
2
石夫.
谈朝鲜族歌剧《阿里郎》的音乐特色[J]
.人民音乐,1991(7):10-12.
被引量:2
3
乔建中.
浅议民俗音乐研究[J]
.人民音乐,1991(7):38-40.
被引量:11
4
顾耿中.
歌曲创作中词曲关系的探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9(1):13-14.
被引量:1
5
马淑伟.
德彪西滑稽模仿对文化内涵的拓展[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1):65-70.
被引量:1
6
苏力.
戏仿的法律保护和限制——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切入[J]
.中国法学,2006(3):3-16.
被引量:61
7
季卫东.
网络化社会的戏仿与公平竞争——关于著作权制度设计的比较分析[J]
.中国法学,2006(3):17-29.
被引量:47
8
何林军,肖建英.
拼贴与戏仿:《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J]
.中国文学研究,2007(3):13-15.
被引量:6
9
黄汉华.
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
.音乐研究,2007(3):79-88.
被引量:35
10
方夏灿.近十余年来朝鲜族音乐创作特点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03)
引证文献
2
1
熊文聪.
从著作权法看挪用经典音乐的正当边界[J]
.人民音乐,2020(11):84-88.
被引量:2
2
王秋雯.
谈歌剧《阿里郎》音乐特色的运用[J]
.作家,2009,0(16):221-2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琪琦.
合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研究--以《五环之歌》为视角[J]
.艺术科技,2021,34(12):138-139.
2
郝苗苗.
音乐文化挪用——跨文化视野下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J]
.中国音乐,2022(1):108-114.
1
余海漫.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声和吐字[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S1):268-269.
被引量:2
2
郭艳芳.
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歌唱语言[J]
.北方音乐,2009,29(1):26-26.
被引量:1
3
门雪.
咬字与吐词与歌唱的关系[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8):234-234.
4
葛玄.
中国语言[J]
.词刊,2013,0(2):19-19.
5
邱林.
对中国民族声乐语言艺术的分析与研究[J]
.流行歌曲,2008,0(9):62-62.
6
穆忠伟.
论气息在竹笛演奏中的运用[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2):88-89.
7
杨艾荃.
能说会唱[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12):98-99.
8
曾昭聪,朱华.
面向留学生的汉字书法教学刍议[J]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3):52-52.
9
徐玉庄.
通俗音乐的可设计化及视觉化探讨[J]
.通俗歌曲,2015,0(12X):32-32.
10
许磊.
声乐艺术的功能美学研究[J]
.戏剧之家,2015(22):94-94.
中国音乐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