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庚信秋景诗赋及其创作心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庚信秋景诗赋及其创作心态吉定康情诗赋题材广泛,其中咏秋之作多达136篇,约占全部作品40%。这些作品涵盖哪些内容?这些作品又是在作者怎样的情感心态下创作出来的呢?本文试图就这两个人们鲜有论及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对庚信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有所稗益。一以...
作者
吉定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诗赋
《哀江南赋》
庚信
乡关之思
陶渊明
侯景之乱
创作心态
作品
艺术哲学
情感心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1
买艳霞.
祥瑞·琴韵·悲秋——试析"梧桐"在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蕴[J]
.社科纵横,2000,15(5):60-61.
被引量:1
2
周淑芳.
中秋诗: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审美观照[J]
.沈阳大学学报,2003,15(1):35-38.
被引量:1
3
曲德来.
春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情恋性爱母题[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4):36-40.
被引量:5
4
李炳海.
上巳、重阳习俗演变的文学轨迹——民族融合与时俗文学关系浅探[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7-12.
被引量:7
5
王立.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恨主题初探[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7(1):77-83.
被引量:4
6
孟修祥.
论宋玉《九辩》的悲秋模式[J]
.中州学刊,1991(1):101-104.
被引量:3
7
尚永亮.
悲秋意识初探[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4):31-38.
被引量:16
8
张亚新.
略谈建安诗歌的秋冬景物描写[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3):38-43.
被引量:2
9
邹文生,尹伊.
浅谈杜甫诗中的秋景描写[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4):74-75.
被引量:2
10
赵敏俐.
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0(4):63-7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郭晓婷.
2o世纪80年代以来伤春悲秋诗歌研究综述[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121-12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廖美玉.
感春之意:从“诗人在场”谈唐代物候诗学的建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5):120-130.
被引量:5
2
李云婷.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伤春情怀[J]
.文学教育,2018,0(1):50-51.
被引量:1
1
吉定.
试析庾信秋景诗赋中的情感表现[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7(4):16-20.
2
张喜贵.
创伤记忆与庾信后期的创作[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9-93.
3
潘辰.
读“庚信诗赋选”[J]
.文学遗产,1958(228):1-1.
4
张喜贵.
寻找精神家园:庾信在北朝[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6,27(4):11-14.
5
吴思增.
陈子龙和明清之际“庄骚”合称[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63-67.
被引量:1
6
刘全发.
陈子昂的情感心态及其表现形式论析[J]
.天中学刊,2014,29(2):74-77.
被引量:1
7
曹章庆.
伤感与虚幻——小山词词心发微[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78-82.
被引量:2
8
王锡九.
庚信研究的新突破[J]
.文学遗产,1999(1):116-117.
9
胡可先.
《全唐诗》“无名氏”诗考索(三)[J]
.江海学刊,1989(3):16-16.
10
曾肖.
庾信入北仕周的心态辨析——兼论其“乡关之思”的复杂性[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3):54-57.
被引量:1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