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字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字的文化功能詹绪左,朱良志和我们朝夕相伴,此刻正在我们笔下流淌的汉字是一些不平凡的符号,几千年来,它不但充当世世代代人们文化交际的媒体,在漫长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建构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汉字可以说是汉民族心灵中的第二道长城。汉字的文化功能至少体现在以下...
作者
詹绪左
朱良志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4-80,24,共8页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汉字
语言文字
传播功能
汉字形体
《说文》
文化功能
中国文化
象形
文化信息
表现功能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79
1
范兴旺.
新中国三次农民扫盲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49—1960)[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1):64-73.
被引量:5
2
刘鸣.
论汉字字形的心理学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97-102.
被引量:4
3
木镜湖,刘兴国.
汉文化心理与汉文字的稳定性[J]
.思想战线,1993,19(4):80-85.
被引量:2
4
董明.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文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73-78.
被引量:5
5
张玉金.
汉字研究的文化学方法[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5(5):43-48.
被引量:3
6
夏渌.
论古文字的兼并与消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45(2):85-91.
被引量:7
7
张公瑾.
文字的文化属性[J]
.民族语文,1991(1):19-24.
被引量:16
8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
简论汉字文化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6):91-98.
被引量:17
9
张旺熹.
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2):112-120.
被引量:101
10
朱良志,詹绪佐.
中国美学研究的独特视境——汉字[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3):12-2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1
1
龚雪梅.
小论汉字文化学[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10-12.
2
林志强,龚雪梅.
立足现实 沟通繁简[J]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38-41.
3
于文静.
网络新字的文字学考察[J]
.文学教育,2012(5):136-137.
被引量:4
4
林志强.
汉字知识的普及与传统文化的继承[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2-86.
被引量:2
5
章琼.
二十世纪汉字文化研究评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73-79.
被引量:8
6
李志飞,张明,王龙淼,莱再提.
从汉字文化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47-49.
被引量:2
7
张瑞铮.
论繁体字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9):159-160.
被引量:1
8
林欣薇.
从汉字文化内涵论古代农耕文化[J]
.文教资料,2018(11):54-56.
被引量:3
9
张利国,刘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J]
.广西民族研究,2022(6):40-48.
被引量:9
10
吴理财,李佳莹.
从“文字下乡”到“数字下乡”的百年乡村建设——基于政府治理的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2023(2):2-15.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薛辉.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3,21(3):12-18.
2
罗媛.
汉字在数字时代的演变:社交媒体与网络语言中的汉字使用[J]
.汉字文化,2024(8):102-104.
3
刘振平.
汉字字形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J]
.天中学刊,2008,23(6):102-104.
被引量:2
4
张福龙.
汉字文化学综述[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3):35-36.
被引量:3
5
张凤丽.
谈语文课堂离不开汉字之美[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8):52-52.
6
李宏宇.
女部字30年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汉字文化,2015(6):51-55.
被引量:2
7
卢刚.
论简化字与文化继承的关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3):147-148.
被引量:1
8
李宗侠.
网络新字浅议[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5):144-145.
被引量:1
9
李诗卉.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J]
.文教资料,2017(18):28-29.
被引量:1
10
周子力.
网络新字及其文化蕴含[J]
.长安学刊,2018,0(4):132-134.
1
唐兴红.
汉语公示语及其英译的语用失误研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64-67.
被引量:2
2
何木凤.
小议日语终助词“よ”——以“告知”为中心进行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5):111-112.
3
陈龙.
议应用文的传播功能[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8):125-127.
被引量:1
4
唐晓春,鄢月华(指导老师),开心.
给校长的一封信[J]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2006(1):116-118.
5
王椰,李骥华.
模因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
.中国经贸,2010(6):189-189.
6
陈岩.
副词“就”的表现功能及其日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4):33-39.
7
邱文生.
文体与翻译层次[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2):91-97.
被引量:1
8
黄伟.
《大学语文》应该突出其文化的承载与传播功能[J]
.惠州学院学报,1999,21(3):101-104.
被引量:2
9
徐坚.
对“-teoku”的“委婉表现”功能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3(1):136-137.
10
梁红梅.
日语人称代词与日本人的自我意识探析[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6):732-736.
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