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晋末年,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同室操戈,连年征战,使社会经济凋敝,国力衰竭。永嘉之乱后,晋室流离江左,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族贵族,拥兵入据中原,割据称王,北中国进入了连年混战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中,在今甘肃河西立国的五凉政权,自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张轨为凉州刺史起,迄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相继统治河西近140年。五凉政权虽僻处一隅,国运短祚,但对河西文化的繁荣和史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五凉史学,上承汉魏西晋史学发展之余绪,下启北朝史学之兴盛,史家众多,史著颇丰。但在封建正统史家心目中,五凉政权被视为私署,其史学亦备受冷落。从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开始,至新、旧《唐志》、《崇文总目》均以“伪史”目之,《隋书·经籍志》更以“霸史”次第五凉史籍。对此,唐刘知几曾说:“及隋氏受命,海内为家,国靡爱憎,人无彼(?)。而世有撰《隋书·经籍志》者,流别群书,还(?)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2-65,共4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