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汉字字形的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有关汉字字形几个主要方面的心理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着重探讨了汉字形体特征、汉字字形认知心理以及汉字字形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了该领域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存在的不足,认为今后的有关研究应特别注重密切联系汉字教学、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研究方法的改善与创新.
作者
刘鸣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97-102,共6页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汉字字形
心理学
认知
形体特征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6
1
喻柏林 曹河圻.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对部件识别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0,(3):232-238.
2
喻柏林,冯玲,曹河圻,李文玲.
汉字的视知觉——知觉任务效应和汉字属性效应[J]
.心理学报,1990,22(2):141-148.
被引量:34
3
纪桂萍,罗春荣.表象加工的容量和加工策略研究[J]心理学报,1989(01).
4
张武田,杨德庄.
汉字词笔划数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J]
.心理学报,1987,19(1):79-85.
被引量:13
5
郭可教.
汉字认知中信息处理方式和神经机制问题[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4):33-38.
被引量:12
6
曾性初,張履祥,陈昭寬.
汉字的各种笔画的使用频率的估计[J]
.心理学报,1965,9(3):212-214.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71
1
丁杨,张傲雪,杨双,宁宁.
空间信息加工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记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1):14-18.
被引量:1
2
王克虹,许世彤,区英琦.
藏族、维吾尔族在表音、表意文字辨认上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J]
.心理学报,1990,22(2):192-196.
被引量:4
3
沈模卫,潘善会,陈新.
合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J]
.应用心理学,1998,4(1):27-32.
被引量:12
4
沈模卫,潘善会,李忠平.
整体字形对部件识别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1997,3(1):47-51.
被引量:6
5
静进,陈学彬,亚新.
速示条件下蒙古族、汉族儿童对文字辨读率与反应时的对比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3):22-25.
6
韩布新.
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J]
.心理学报,1996,28(3):232-237.
被引量:14
7
水仁德,刘爱伦.
编码方式对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1996,2(1):59-63.
被引量:2
8
肖少北.
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研究[J]
.应用心理学,1994(1):29-32.
被引量:7
9
杨继本.
汉字形码输入标准化工作的心理学探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21(4):98-101.
10
朱晓平,喻柏林,沈烈敏.
知觉经验对汉学字形知觉整体性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1992(4):14-2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0
1
童山东.
论人类语言对称艺术的发生及形态[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86-90.
被引量:2
2
吴长安.
汉字走上形声化道路的社会文化原因[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64-68.
被引量:5
3
詹绪左,朱良志.
汉字的文化功能[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74-80.
被引量:11
4
木镜湖,刘兴国.
汉文化心理与汉文字的稳定性[J]
.思想战线,1993,19(4):80-85.
被引量:2
5
张玉金.
形声字文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3):103-107.
被引量:2
6
张玉金.
汉字研究的文化学方法[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5(5):43-48.
被引量:3
7
夏渌.
论古文字的兼并与消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45(2):85-91.
被引量:8
8
张公瑾.
文字的文化属性[J]
.民族语文,1991(1):19-24.
被引量:16
9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
简论汉字文化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6):91-98.
被引量:17
10
朱良志,詹绪佐.
中国美学研究的独特视境——汉字[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3):12-2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杨志伟,龚耀先.
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RSDT)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156-163.
被引量:34
2
张新艳.
古汉字形声化的文化心理阐释[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8):118-123.
被引量:1
3
章琼.
二十世纪汉字文化研究评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73-79.
被引量:8
4
佟寅菲,韩蓉.
基于PPT的对外汉语汉字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以汉字字形认知为例[J]
.汉字文化,2021(13):165-167.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罗媛.
汉字在数字时代的演变:社交媒体与网络语言中的汉字使用[J]
.汉字文化,2024(8):102-104.
2
何莹,赵永乐.
不同语言环境下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概述[J]
.文教资料,2008(26):59-60.
3
刘翔平,牛端,刘希庆.
儿童语言学习困难诊断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02(3):10-15.
被引量:5
4
张纪水,苏林雁,罗学荣,李雪荣.
长沙市中小学生学习障碍现况及自我意识水平对照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93-95.
被引量:11
5
陈洪波,王大斌,杨志伟.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能力与脑影像学变化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50-5752.
被引量:9
6
吴汉荣,宋然然,姚彬.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189-190.
被引量:72
7
盖笑松,杨芳.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状况测验的编制[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58-63.
被引量:11
8
王艳碧,余林.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596-604.
被引量:36
9
程灶火,陶金花,刘新民,袁国桢.
学习技能诊断测验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447-451.
被引量:7
10
徐桂凤,静进.
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701-704.
被引量:2
1
龚印全.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尝试[J]
.祖国(建设版),2013(2):299-300.
2
查敏.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8):171-171.
3
张惠红.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几点策略[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1(24):84-84.
4
刘彦灵.
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1):28-28.
被引量:1
5
杨新岭.
生物学教学中手的“妙”用[J]
.科学教育,2004,10(6):29-29.
6
怎样写好小动物[J]
.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2014(12):29-29.
7
杨迎春.
教幼儿学儿童画的实践和思考[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10):106-106.
8
梁美霞.
我的野蛮宝贝[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04(6):6-7.
9
曹祖恩.
施素质教育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摭谈[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1,0(Z1):70-72.
10
余明芳.
浅谈数学与学生的生活[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5):212-21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