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哲学的民族性与超民族性看我国哲学研究的前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哲学的民族性与超民族性看我国哲学研究的前景周炽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哲学研究应如何进行?这是当前哲学工作者和有关的其他人士经常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影响哲学研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体可归为两个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和哲学自身的因素。本文拟从哲学自身的因素来考虑问题。哲学自身因素对哲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和哲学研究课题的影响。哲学的民族性与超民族性问题,既与研究方法有关,又与研究课题有关。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左”的影响,把哲学简单地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资产阶级哲学”、“地主阶级哲学”、“奴隶主阶级哲学”这类概念用得很多,但“民族哲学”这一概念却鲜见。不错,在很多时候,哲学确实是具有阶级性的。不过,阶级性并非哲学的唯一特性。民族性也应该是哲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性。笔者认为“民族哲学”这一概念是完全可以成立,同一民族的哲学往往显出很多共同点。首先,同一民族的哲学经常会有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方式。例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真善合一、人我合一、动静合一等,即为中华民族大多数哲学家所共有。其思路和体系的框架往往离不开这些基本东西。中国哲学重“合”,而西方哲学重“分”,“天人合一”
作者 周炽成
机构地区 华南师大政治系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27-29,共3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