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辨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少语法学家认为,古汉语的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意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职能”,常常“表示它所表示的事物的行为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但近来又有人提出:“‘名词用如动词’的提法应该否定.”
作者
张文国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98-102,共5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名词活用
普通名词
作动
古汉语
为动
承受者
受限性
功用
表达方式
兼类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
1
王军健.
“名词活用为动词”与词的兼类及语词的演变发展[J]
.江汉学术,1999,30(1):25-29.
被引量:4
2
邓明.
词类转化的系统性[J]
.古汉语研究,1995(2):14-19.
被引量:4
3
刘瑞明.
垫音助词“其”及其研究之评论[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0(2):72-81.
被引量:3
4
谢质彬.
论古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兼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别[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7(3):168-171.
被引量:3
5
姚振武.
关于自指和转指[J]
.古汉语研究,1994(3):10-15.
被引量:52
6
高守纲,邓明.
词类活用辨惑[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9(3):72-76.
被引量:7
7
海柳文.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商榷——兼谈词类活用的鉴别标准[J]
.学术论坛,1986,10(2):28-35.
被引量:7
8
袁毓林.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
被引量:281
9
郑丽.
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义探微[J]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6):23-27.
被引量:1
10
张彩凤.
名词的配价语法研究综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0-4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苗启川.
近20年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刍议[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4):70-75.
被引量:10
2
鹿伶俐.
试分析网络新词中名词用作动词的原因[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1):191-1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周领顺.
英汉名—动转类词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40-344.
被引量:58
2
汪强.
蠡测先秦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语法特征[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3):82-85.
被引量:1
3
汪强.
《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82-84.
被引量:2
4
汪强.
《道德经》单音节形容词研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71-74.
被引量:2
5
汪强.
《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5(2):80-84.
被引量:1
6
邹立志,白聪.
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J]
.语言研究,2009,29(2):37-42.
被引量:8
7
张红梅.
对大学古汉语教材中“之”的词类归属歧异现象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9):59-60.
8
边婷婷.
1990——2011年关于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问题的研究综述——以浙江省高中语文必修(2、3、4)为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5):143-145.
9
王巍.
浅析格律诗中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以唐宋格律诗为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9):144-146.
被引量:1
10
边婷婷.
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解释问题——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3):112-113.
被引量:1
1
侯晓菊.
古汉语词类活用新探[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9,16(2):41-44.
2
张存锷.
从兼类词“衣”说“活用”与“兼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2):74-76.
3
朱岁终.
名词活用作意谓性动词质疑[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6(1):43-47.
4
金建陵.
“将”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吗?[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47-47.
5
林立.
现代汉语名动兼类词——兼评姚汉铭先生的两篇《试探》[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2):58-67.
被引量:1
6
张冬祥,徐凤.
论《马氏文通》之“假借”——兼谈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原因[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2):39-44.
被引量:1
7
杨菊生.
《劝学》教学偶得[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96-98.
被引量:1
8
淑琴.
蒙古文同形词与同音词、兼类词、多义词的关系[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5,0(5):60-63.
9
天波.
习惯[J]
.刊授党校,2015,0(9):43-43.
10
海柳文.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商榷——兼谈词类活用的鉴别标准[J]
.学术论坛,1986,10(2):28-35.
被引量:7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