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民族抢婚习俗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抢婚这一婚姻习俗进行综合性研究,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少见。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在调查材料和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境内民族的抢婚习俗。一、抢婚概念及其类型“抢婚”一词,是各民族民间的通俗叫法,在关于原始社会的著作中,则称之为“掠夺婚”或“抢劫婚”,在我国编辑出版的有关辞书中,对抢婚的定义都只侧重男子抢女子,而未提及女子抢男子,故其概念拟欠全面。为了准确概括抢婚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
陈启新
董红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婚姻习俗
男子
女子
文化人类学理论
原始社会
民族
从妻居
婚姻关系
对偶婚
掠夺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宁昶英.满族的夜婚制度[J]中国民族,1987(09).
同被引文献
5
1
叶涛,吴存浩.
抢婚风俗争鸣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1):58-62.
被引量:5
2
杨逸森.
打新郎[J]
.民俗研究,1988(1):97-98.
被引量:1
3
曹汛.
古代婚俗——打女婿[J]
.民俗研究,1987(4):92-95.
被引量:1
4
张玉玮,秦殿启.
论中国古代抢婚文化[J]
.东南文化,2006(2):57-60.
被引量:5
5
瞿明安.
中国少数民族迎亲仪式中群体性的戏谑关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2):10-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奥丽雅.
12-13世纪蒙古人抢婚习俗的民族学分析[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4):304-307.
被引量:1
2
王兰,王艳.
“打新郎”婚俗的人类学解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28-3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燕浏翔.
蒙古族抢婚“习俗”辨正[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1):22-26.
被引量:2
1
奥丽雅.
12-13世纪蒙古人抢婚习俗的民族学分析[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4):304-307.
被引量:1
2
曹艳芝.
湘西苗族抢婚习俗之管见[J]
.广西民族研究,1991(4):84-87.
3
邓立木.
西南民族抢婚习俗浅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2):27-30.
4
李艺.
80后女生职场“抢”行动[J]
.现代交际(社交商圈),2006(11):10-10.
5
乌干宝乐尔.
《蒙古秘史》中记载的抢婚遗俗[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2(1):68-70.
6
戴诚,张悦.
“80后”,抢当妈[J]
.大观周刊,2006(18).
7
张武,梅珍生.
《周易》与人类婚俗[J]
.江汉论坛,1994(12):39-43.
被引量:1
8
胡尼切木·卡得尔,热娜·依迪力斯.
伊犁维吾尔族抢婚现象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2015,0(2):46-52.
9
李光军.
论“原始掠夺婚”[J]
.贵州民族研究,1988,8(3):165-169.
被引量:2
10
蒋如销.
文化人类学理论之“结构”探讨[J]
.神州,2016,0(30):110-110.
<
1
2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许峰
徐雁
周一贯
国惠龙
於可训
曾俊华
李义然
李琴
王宇波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
相关主题
文字记录
大都会
语言符号
言语
话语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