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召唤结构”的特点与美学价值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石,是原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伊塞尔根据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领域在阅读过程中被具体化的思想发挥而来的。所谓“召唤结构”,是指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不确定点或读者对作品进行艺术想象的空间。下面,仅就“召唤结构”的特点和美学价值,谈点看法。 1 “召唤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不确定性。首先,这是由于文学作品特殊的存在方式——一种意向性客体所决定的。这就是说,文学作品必须凭借铅字。
作者
邹祖兴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召唤结构
文学作品
美学价值
读者
不确定性
理论基石
不确定点
接受美学
意向性客体
艺术想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1
1
吴玉光.
从接受理论看汉语诗词中模糊表达的英译[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168-170.
被引量:2
2
方莹,钟杭,戚国辉.
思维差异对英汉语言结构的影响[J]
.消费导刊,2010(7):161-161.
被引量:2
3
臧学运.
汉英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探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43-45.
被引量:5
4
王希勇.
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J]
.哲学研究,1999(8):37-42.
被引量:6
5
李庆森.
戏曲伴奏的手法[J]
.中国音乐,1983(2):57-59.
被引量:10
6
修旭东,肖德法.
从有声思维实验看英语专业八级写作认知过程与成绩的关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62-466.
被引量:24
7
沈汝发.
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3(1):27-33.
被引量:33
8
龙柳萍.
试论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2):58-60.
被引量:4
9
苗菊.
有声思维——翻译内在过程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43-46.
被引量:60
10
朱玲.
古代讽谏的语用策略和修辞认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85-9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郑晓霞.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图画文本“召唤结构”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120-125.
被引量:1
2
南花霞.
浅析《阿Q正传》中的召唤结构[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70-73.
被引量:1
3
刘梦恬.
美术作品中的召唤结构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0(12):98-99.
4
郭克俭,邱正.
传统音乐流量传播的文化批评与追问——以流行歌曲《罗刹海市》出圈现象为例[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4(3):14-22.
5
张春新,曾敏.
论“召唤结构”与中国画的“虚白”之关系[J]
.青年文学家,2010,0(20):118-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必聪.
国画虚实论[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94.
被引量:3
2
苏淼.
基于有声思维法的中西方思维差异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5):118-121.
3
陈雨珺.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幽默艺术美学[J]
.神州,2017,0(34):26-26.
1
孟莉.
家有小儿初长成[J]
.小学生时空(汉),2014(3):42-42.
2
包永新,张保泉.
论文学的主题发生[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8(3):48-55.
3
力明.
《山西老年》给我快乐和健康[J]
.山西老年,2008,0(11):68-68.
4
再见了,“我的结婚记”[J]
.幸福(上),2008,0(12X):58-58.
5
王岳川.
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8(5):45-53.
被引量:8
6
徐岱.
论新时期文艺观的主体建构[J]
.社会科学战线,1987(2):245-252.
7
芮鑫玥.
我明白了其中的味道[J]
.家教世界,2014(6):52-52.
8
弗兰克·鲍姆,叶海燕(译).
中魔法的铅字[J]
.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2010(2):57-65.
9
杜华赋.
一句鼓励 受益终身[J]
.当代劳模,2000,0(7):22-22.
10
邓千流,刘浔.
接受美学理念下的秘书学专业教学现状研究[J]
.吉林教育(综合),2016,0(21):3-3.
被引量:1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