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惠栋的治学思想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惠栋是乾嘉考据学吴派鼻祖。他推崇汉儒,肯定汉代对经书注疏的可信,否定宋儒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说。他潜心经学,著述宏富,严格区分“汉学”与“宋学”界线,并解决、纠正、提出了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他抨击时弊,关心民瘼,把学与用,古与今,考据与经世结合起来。他提倡发展水利事业。揭露当时士大夫贪污受贿的丑行。他是一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学者。
作者
三英
机构地区
黑龙江日报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9-76,共8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治学思想
乾嘉考据学
士大夫
清代考据学
理学家
宋儒
古文尚书
明末清初
注疏
春秋左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墨.
惠栋与汉学[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102-106.
被引量:2
2
尹彤云.
惠栋学术思想研究[J]
.清史研究,1999(2):90-98.
被引量:7
3
尹彤云.
惠栋《周易》学与九经训诂学简评[J]
.宁夏社会科学,1997(1):89-93.
被引量:3
4
漆永祥.
惠栋与古籍整理[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1):39-41.
被引量:3
5
汤志钧.
关于清代“吴派”[J]
.历史教学问题,1991(4):9-10.
被引量:2
6
陈居渊.
乾嘉“吴派”新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5(5):165-171.
被引量:5
7
漆永祥.
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J]
.图书与情报,2004(6):50-54.
被引量:5
8
漆永祥.
东吴三惠着述考[J]
.国学研究,2004,36(14):363-427.
被引量:5
9
陈修亮.
试论惠栋《周易述》的治易特色[J]
.周易研究,2005(1):40-48.
被引量:3
10
郑朝晖.
略论惠栋的考据学特色与既济思想——以《易大义》为例[J]
.周易研究,2005(1):49-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应宪.
东吴三惠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2007(2):158-160.
被引量:3
2
钱慧真.
惠栋研究述评[J]
.殷都学刊,2009,30(4):59-6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钱慧真.
惠栋研究述评[J]
.殷都学刊,2009,30(4):59-65.
被引量:2
2
齐元涛.
乾嘉经史考据笔记研究述评[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5(2):176-184.
3
李立民.
惠栋与乾嘉史学[J]
.清史论丛,2016(1):234-248.
4
张子璇,曹炜.
惠士奇《礼说》的训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36(4):42-47.
1
俞兆鹏.
章学诚的治学思想[J]
.学术月刊,1981,13(5):42-46.
被引量:2
2
夏传才.
论清代《诗经》研究的继承和革新[J]
.天津师院学报,1982,2(4):67-73.
被引量:1
3
罗思鼎.
理论工作者必须战斗[J]
.学术月刊,1964,8(10):29-31.
4
侯外庐,冯友兰,任继愈.
“傅山学术讨论会”来稿来函选登[J]
.晋阳学刊,1984(5):46-49.
5
葛志毅.
史学方法论与传统考据学[J]
.学习与探索,1990(1):123-132.
被引量:5
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十四卷1992年第1~4期(总第50~53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4):161-162.
7
阎连科.
一桩丑行[J]
.才智(才情斋版),2012(1):41-41.
8
杨尚华.
试论曾国藩家书中的修身治学思想[J]
.卷宗,2013,3(6):285-285.
9
罗思鼎.
论乾嘉考据学派及其影响[J]
.学术月刊,1964,8(5):20-30.
10
扶正.
漫谈孙中山的治学思想[J]
.殷都学刊,1983,4(4):40-42.
社会科学辑刊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