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不管大小王朝都有自己统治地域的中心首都。在这些众多的古都中,建都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大小不同,对人类的贡献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只有依据统一的标准,才能确立中国“大”古都的规模和尺度。这些基本条件是:建都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优越;为全国政治或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建设宏伟;延续发展而成为全国著名城市。
作者
马正林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古都
大古都
基本条件
中国六大古都
七大古都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9
1
陈桥驿.
评《北京历史地图集》[J]
.历史研究,1989(5):181-186.
被引量:4
2
马正林.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83-87.
被引量:30
3
张全明.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1):83-89.
被引量:14
4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2):1-6.
被引量:4
5
任伯平.
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兼与谭其骧先生商榷[J]
.学术月刊,1962,6(9):51-53.
被引量:17
6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6
7
邹逸麟.
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77-89.
被引量:13
8
谢丹.
四川的商代蜀城[J]
.四川文物,1995(6):73-77.
被引量:2
9
徐建春.
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9(3):63-71.
被引量:7
10
史念海.
中国古都概说(五)[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1):99-11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朱士光.
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0-27.
被引量:4
2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8
3
王嘉川,狄三峰.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发展[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5):50-60.
被引量:4
4
狄三峰.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1):25-37.
被引量:3
5
何一民.
成都与安阳、南京、杭州三大古都之比较[J]
.中华文化论坛,2017(1):68-76.
被引量:1
6
何一民,陆雨思.
大古都条件变化视野下的成都大古都地位认定[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2):155-165.
被引量:4
7
毛曦.
中国大古都标准问题的百年回顾与当代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1-8.
被引量:2
8
王建国.
中国大古都榷议[J]
.唐都学刊,2018,34(1):95-102.
被引量:3
9
张慧茹.
论郑州“大古都”[J]
.甘肃农业,2006(10X):230-231.
被引量:1
10
林程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2):184-1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朱士光.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308-312.
被引量:5
2
毛曦,高松凡.
略论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途径——兼评台湾省出版的两部《历史地理学》[J]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被引量:3
3
袁海霞.
国内古都旅游研究文献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4):442-448.
被引量:2
4
袁旭阳.
浅谈历史地理的理论概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1):147-148.
5
袁新.
论清代“改土归流”初期永顺府城市建设及其特点[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8-11.
被引量:1
6
毛曦.
陈桥驿中国大古都著述的缘起与贡献——从陈桥驿的一封复信谈起[J]
.史学史研究,2015(4):60-68.
7
王铁军.
魏晋南北朝灾害文学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9):157-157.
8
阙维民.
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年度综述的科学再现性[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31(4):5-8.
9
毛曦.
考古发现与古史新知——成都建都历年及古都地位论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2):147-154.
被引量:3
10
毛曦.
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有关大古都研究学术史的补充[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32(1):48-56.
被引量:3
1
孙春花.
六大古都的变迁原因探究[J]
.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2006(11):90-92.
2
知识广角[J]
.中国教工,2004(2):47-47.
3
前言[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19(1):3-3.
4
史辑.
我国的六大古都[J]
.远程教育杂志,1986,6(2):13-13.
5
王学刚.
我国六大古都的演变[J]
.地理教育,2004(3):24-24.
6
陈心想.
找到“弱关系”的力量——社会网络结构和职业机遇[J]
.书屋,2012(12):63-66.
被引量:1
7
于洪乔.
相看留都皇宫[J]
.青年科学,2002(3):40-41.
8
文天申.
新亚欧大陸橋紀行之二:從開封到鄭州[J]
.今日中国,1991,0(6):12-14.
9
黄晓蓉.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0(14):223-224.
10
李弘扬.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2013(55):33-33.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