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民事诉讼中的抵销制度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者认为,诉讼中的抵销是一种民事诉讼行为,与单纯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严格区别。设立诉讼中的抵销制度在诉讼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文中并对诉讼中的抵销条件以及在程序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为此种制度的适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
张艳丽
机构地区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97-101,共5页
China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抵销权
民事诉讼法
诉讼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对方当事人
债权债务关系
原被告
原告
法律性质
人民法院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5
1
邱新华.
诉讼上抵销:抗辩抑或反诉[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5):72-75.
被引量:2
2
刘士国.
法律漏洞及其补充方法[J]
.人大法律评论,2010(1):209-226.
被引量:13
3
耿林.
诉讼上抵销的性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3):84-88.
被引量:10
4
房保国.
论反诉[J]
.比较法研究,2002,16(4):73-78.
被引量:21
5
陈桂明,李仕春.
论诉讼上的抵销[J]
.法学研究,2005,27(5):51-59.
被引量:17
6
肖建华,唐玉富.
抵销诉讼及其判决的效力[J]
.政法论丛,2005(6):61-67.
被引量:13
7
韩松,焦和平.
对我国《民法通则》关于起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规定的反思与重构[J]
.法学论坛,2006,21(5):73-79.
被引量:6
8
柳经纬,尹腊梅.
民法上的抗辩与抗辩权[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2):89-96.
被引量:25
9
刘志刚.
论行政法视野中的类推制度[J]
.现代法学,2008,30(6):42-50.
被引量:12
10
吴丙新.
法律漏洞补充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17(2):17-2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2
1
戴孟勇.
论因起诉及与起诉类似的事项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J]
.交大法学,2016(4):58-63.
被引量:4
2
刘哲玮.
论诉讼抵销在中国法上的实现路径[J]
.现代法学,2019,41(1):149-158.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郭家珍.
抵销抗辩与禁止重复诉讼关系探析[J]
.司法改革论评,2023(1):155-170.
2
马家曦.
民事诉讼另案处理的标准澄清与程序完善[J]
.中外法学,2021,33(3):703-722.
被引量:9
3
刘骏.
关联债权抵销的适用条件与体系效应——从《民法典》第549条第2项切入[J]
.法学,2022(6):98-113.
被引量:7
4
韩强.
代位权行使效力规定之优化路径[J]
.研究生法学,2020(3):10-17.
被引量:1
5
朱晓喆.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与规范表达《民法总则》第九章评释[J]
.中外法学,2017,29(3):702-735.
被引量:32
6
韩宝.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关系省思——兼及民法典的编纂[J]
.北方法学,2017,11(5):17-29.
被引量:3
7
张保华.
抵销抗辩中的关联性与确定性: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的视角[J]
.法律适用,2020(9):59-68.
被引量:4
8
张雅霖.
诉讼抵销的适用现状与制度构建[J]
.人民司法,2021(16):91-97.
9
杨巍.
《民法典》第195条评注之二(起诉、其他中断事由)[J]
.法学家,2021(5):172-190.
被引量:4
10
杨巍.
行使抵押权与主债权诉讼时效之关联——以《民法典》第419条和司法解释新规定为视角[J]
.北方法学,2021,15(6):44-59.
被引量:5
1
王德新.
民事诉讼行为概念辨析[J]
.海峡法学,2013,15(3):89-96.
2
周道鸾.
试论海峡两岸法院相互委托代为民事诉讼行为[J]
.中国法学,1993(3):95-101.
被引量:2
3
杨杰.
论民事诉讼法的诚实信用原则[J]
.法制与经济,2015,24(5):39-41.
4
王向群.
论民事诉讼行为[J]
.特区法坛,2000(6):14-16.
5
朱芊.
从法律行为的角度看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82-85.
6
王丽娴.
浅谈检察机关对恶意民事诉讼行为的监督[J]
.法律与监督,2013(1):42-43.
7
朱继华.
民事送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1):179-179.
被引量:1
8
常建峰.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适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2):234-234.
9
王天佐.
析不当民事诉讼行为[J]
.当代司法,1999(2):59-60.
被引量:2
10
汪峰,瞿万勇,肖锋.
民事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比较——基于意思表示理论的分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1):146-147.
中国法学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