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继魏而起,最终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促的大一统王朝。建立这个短促的大一统王朝的封建君主是晋武帝司马炎。他继承父祖余业,既适时地肇建了西晋王朝,实施了一些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又为这个统一王朝的倾覆准备了条件。可以这么说,司马炎在禅魏建晋以后,直至太康平吴以前,他还是一个勤于治政、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皇,唐太宗评其“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不为过奖之辞。但是太康以后,他“居治而忘危”,怠于政术,耽于酒色,信任佞臣,宠幸后党,日趋昏聩,从而为晋末的衰乱,埋下了祸根。当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西晋王朝的迅速崩溃,与当时士族地主势力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得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本文略而不论。作者在这里要论述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居治而忘危”,宠信佞臣与后党,日趋昏聩所埋下的祸根。过去这方面的论述不多,我们这样作,目的在于对西晋短促的“国祚”作多角度、多视角的探索,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77-81,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