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生产结构学说的选择论内涵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中介性理解出发,首先论证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管理方式"作为中介性范畴的内涵,进而提出,社会生产结构既是双层的,同时又有中介性,因而存在着内在的多种组合,并且每一种组合还存在着"一元多义"的关系。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以不同形式处置其层次间的关系,即构成了主体选择的客观可能性空间,展开为"树状模型"。由于主体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时,这些可能性在质上不等价量上不平衡,由此导致他们建构社会生产结构、创造自己历史的行为过程,必然是由主观到客观、由非现实到现实、由可择性到必然性的过程,最终达到自觉能动性和历史规律性的统一。因此,社会生产结构学说的选择论,不是认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而是阐明了历史上贯彻性的支配规律。
作者 陆剑杰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43,共15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