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0-223,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20
-
1周训芳.环境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J].时代法学,2004,2(2):54-59. 被引量:16
-
2陈瑞华.社会科学方法对法学的影响——在北大法学院博士生《法学前沿》课上的演讲[J].北大法律评论,2007,8(1):199-235. 被引量:20
-
3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J].史学集刊,1998(1):59-64. 被引量:31
-
4曾簇林.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上)──对一个老是论误了的问题的驳正[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101-106. 被引量:11
-
5吕炳文.典型共性析疑[J].学习与探索,1980(5):87-95. 被引量:2
-
6朱谦.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J].法律科学,2004,22(5):96-103. 被引量:62
-
7蔡守秋.论环境权[J].金陵法律评论,2002(1):83-119. 被引量:99
-
8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4
-
9范战平.走出困境——对传统环境权学说的反思[J].河南社会科学,2005,13(4):73-75. 被引量:7
-
10曹险峰.在权利与法益之间——对侵权行为客体的解读[J].当代法学,2005,19(5):85-90. 被引量:6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彭松乔.“术归于学”——近30年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反思[J].学术论坛,2008,31(3):161-166.
-
2何志钧.论《巴黎手稿》中的美学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42-46.
-
3李立.问题与意义:近年来有关《巴黎手稿》美学论争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666-669. 被引量:2
-
4雷文彪.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张力——从90年代以来对“美的规律”的争论说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3-5.
-
5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3):74-80. 被引量:4
-
6韩小龙.李泽厚美学理论研究五十年[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1-99. 被引量:2
-
7韩小龙.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文献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64-71.
-
8李淑文,任大鹏.权力冲突视角下环境权的理性思辨——基于公民环境权保护的需要[J].前沿,2010(17):55-60. 被引量:1
-
9尹庆红.问题与反思——《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研究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5):9-17. 被引量:4
-
10曾耀荣.误读富农:中共在近代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J].史学月刊,2013(6):102-112. 被引量:9
-
1学术月刊1963年总目录[J].学术月刊,1963,7(12):83-85.
-
2吕宏强.知识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卫兴华、林岗先生商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6-18.
-
3张成华.对计划经济与市場调节的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74-78.
-
4戴玉林.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见解是一贯的和统一的吗?[J].中国社会科学,1984(3):51-52.
-
5《江西社会科学》一九八九年总目录[J].江西社会科学,1989,9(6):150-155.
-
6李善明.卫兴华《政治经济学研究》学术思想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1989,9(4):139-142.
-
7金雪鸣.美国社区发展工作中的方法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1(4):37-41.
-
8吴忠观,卫兴华.在《神圣家族》中是否肯定了劳动价值论[J].学术月刊,1963,7(2):56-58. 被引量:1
-
9山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政治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3(5):6-6.
-
10张维达,潘石.卫兴华经济思想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2(5):125-1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