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流动与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流动问题 中小学教师质量下降、数量不足,是长期笼罩美国教育的一片阴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师范教育的生源,而最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整个美国教育的质量。尽管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陷入如此严重困境,但教师流出教师队伍的现象却很严重,而尤为严重的是,从教师队伍中流出的主要是优秀教师。
作者
迟为国
机构地区
北京师大教育系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2-54,共3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队伍
职业流动
美国教育
师范教育
教师职业
数量不足
教师流动
原因分析
优秀教师
质量下降
分类号
G40-059.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54
1
闫广芬,杨洋.
当代中学女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趋向——基于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女教师的调查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73-76.
被引量:13
2
丘海雄.
工人转工意愿的分析——广州重型机械厂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2(3):50-61.
被引量:3
3
王俊.
教师职业的性别标识探论——兼谈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6):65-72.
被引量:34
4
刘晗.
社会比较与主观地位认同:以广州市为例[J]
.社会发展研究,2015,2(3):51-67.
被引量:7
5
石中英.
论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1993,14(4):35-41.
被引量:9
6
石英德.
关注农村教师流动,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中国教师,2005(11):4-7.
被引量:21
7
张敏.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2):77-81.
被引量:92
8
宋广文,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80-86.
被引量:295
9
崔岐恩,张晓霞.
美国教师福利制度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9):52-55.
被引量:9
10
陈晓燕.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需要的调查研究[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2):31-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刘欣.
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稳定性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5(6):67-75.
被引量:14
2
代中杰.
二十年以来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综述[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39-142.
被引量:2
3
范国宝.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研究[J]
.教育论坛,2015,0(3):10-12.
4
吴晶,金志峰,葛亮.
为什么教师职业对于女性更具吸引力--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59-68.
被引量:24
5
黄路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探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3):50-6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植子伦,姜正国,唐松林.
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公费师范生职业适应双因素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1,36(11):140-145.
被引量:8
2
王瑛廷,朱媛媛.
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督导发展路径研究——基于CSWLS(2019)数据分析[J]
.社会福利,2021(11):52-58.
被引量:1
3
李晶.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视角下分析农村教师流失问题[J]
.大众标准化,2020,0(4):120-120.
4
马殿平,施宙,巩兴安,王斌.
试行“一校两制”的分配原则,稳定骨干教师队伍[J]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94-96.
5
周宁,杨启富.
当今地方高校教师流失之我见[J]
.高教论坛,2006(6):186-188.
被引量:6
6
郭华,李毓秋,辛志勇.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社会地位的调查研究——对山西省高师院校教师社会地位的调查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1997,12(3):63-67.
被引量:2
7
申勇.
人才流动与教师队伍建设[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5(3):82-85.
8
胡海青.
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3):99-106.
被引量:16
9
丁煜,林玉妹,吴晓欢.
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2):55-61.
被引量:3
10
王佳妮,玉红玲,常彪.
高校师生对师德的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8(5):18-21.
被引量:2
1
李香玲.
生活史视角下教师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5,0(23):31-33.
被引量:1
2
袁畅,马凌军.
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流动分析[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66-68.
被引量:2
3
傅松涛.
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1988(3):53-55.
被引量:3
4
宗达.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现状[J]
.教育情报参考,2002(4):21-21.
5
王勇明,顾远东,彭纪生.
职业发展视角下的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流动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02-107.
被引量:1
6
王伟,刘晨晨.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合理化流动探索——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4):46-47.
7
王阳,李雅莉.
非在编小学教师的流动现状调查研究——以淅川县一小为例[J]
.大观周刊,2013(3):252-253.
8
孙世路.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结构的演变[J]
.外国教育研究,1981(2):1-13.
9
刘晓兵.
谈区域内小学教师流动及常态化机制构建[J]
.学校管理,2017,0(1):12-13.
10
易静,谢家建.
转型期民办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流动的影响[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6):44-46.
被引量:1
比较教育研究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