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新加坡特色”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加坡特色,也可称为新加坡特性。作为新加坡的基本标志,自然也包含新加坡意识和它作为东南亚一员的东南亚特质。但对于各国皆有的东西,算不得新加坡独具的特性,本文则略而不论。这里所论的,是最具新加坡本质而又对新加坡人及其政府政策影响至巨的那些特征。根据我多年研究新加坡所得到的认识,新加坡最鲜明的特色,浓缩起来可以“小”“多”
作者
黄松赞
出处
《东南亚研究》
1992年第Z1期26-30,共5页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关键词
新加坡
东南亚
政府政策
新加坡人
基本标志
“多”
特质
意识
马来人
种族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9
1
任超.
新加坡的宪政与法律制度[J]
.东南亚,2001(2):23-30.
被引量:2
2
李晔.
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40.
被引量:10
3
李路曲.
新加坡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作用[J]
.现代国际关系,1997(3):33-37.
被引量:15
4
李路曲.
新加坡的权威主义政治与现代化[J]
.政治学研究,1997(1):87-95.
被引量:12
5
王满春.
新加坡法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当代法学,1997,11(1):37-40.
被引量:3
6
杨联华.
新加坡法初探[J]
.现代法学,1993,15(1):92-96.
被引量:1
7
洪镰德.
评析新加坡多元族群的和睦相处[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5):108-117.
被引量:8
8
李路曲.
论新加坡的政治发展[J]
.东南亚研究,1992(Z1):31-40.
被引量:1
9
曹云华.
“给政策注入人情味”——新加坡第二代领导人吴作栋的政治哲学初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3):9-15.
被引量:3
10
林同奇.
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J]
.中国社会科学,1989(2):159-180.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4
1
任超.
新加坡的宪政与法律制度[J]
.东南亚,2001(2):23-30.
被引量:2
2
孙景峰.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71-78.
被引量:4
3
姜卫平.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J]
.唯实,2007(2):36-39.
被引量:2
4
覃敏健.
新加坡政府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J]
.行政论坛,2008,15(6):86-89.
被引量:2
5
徐长恩.
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原因[J]
.八桂侨刊,2009(1):60-64.
被引量:2
6
覃敏健,黄骏.
多元文化互动与新加坡的“和谐社会”建设[J]
.世界民族,2009(6):1-9.
被引量:7
7
孟超,张景源,卫倩倩,马静静.
新加坡检察制度及对中国检察制度的启示[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6X):143-144.
8
孙景峰,匡竞.
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忧患意识的内涵[J]
.社会科学研究,2012(4):29-34.
9
谭鹏,高金平.
新加坡文化特质的生成机制及其启示[J]
.桂海论丛,2012,28(6):22-26.
10
苏玉超,黄红发.
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经验与启示[J]
.前沿,2014(19):19-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宋鹏,魏旭丽,李思园.
冬奥精神的思政教育功能诠释与实践路径[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108-112.
被引量:3
2
郑丹,范佳宁.
比较媒介理论视域下新加坡华文报刊的历史审视[J]
.传媒论坛,2022,5(21):33-37.
被引量:2
3
陶林.
三十年来国内关于新加坡政治研究的综述与展望(1989-2019)[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9(2):331-351.
被引量:1
4
盖永涛,韩伟.
2004年宪法学研究综述[J]
.阴山学刊,2005,18(3):123-128.
5
刘志宣.
少些令人烦闷的“新闻”[J]
.新闻记者,2006(1):82-82.
6
孙景峰.
新加坡威权体制的构建与社会发展成本的降低[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14-16.
被引量:3
7
孙景峰.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J]
.学术界,2006(2):289-293.
被引量:11
8
孙景峰.
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群众基础的构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2):59-62.
被引量:5
9
赵靳秋,郝晓鸣.
新加坡语言教育政策影响下的《联合早报》与华人身份认同的变迁[J]
.国际新闻界,2009,31(12):27-32.
被引量:6
10
王龙.
新加坡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J]
.探索与争鸣,2010(5):77-79.
1
近期干部任免动态[J]
.江淮,2013(11):52-53.
2
丁学良.
美国想拖垮中国[J]
.大众科技,2000(7):7-8.
3
周叶中,伊士国.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48-52.
被引量:16
4
秦文志.
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成功经验[J]
.领导科学,2007(6):52-53.
5
彭明方.
领导干部要做依法治国的表率[J]
.党政干部论坛,2015(3):22-23.
6
胡欣·穆达立,许丽丽(译).
新加坡少数民族的困境——处于马来人的坚持与国家的阻力之间[J]
.南洋资料译丛,2012(4):40-47.
7
丛茂国,冯文华.
试论保持党的纯洁性[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726-729.
8
胡锦光.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解读[J]
.人民论坛,2014(19):29-31.
被引量:4
9
阿通.
关键在于监督机制[J]
.人民公安,1994(1):36-36.
10
孙琪深.
纪念曼德拉[J]
.东方企业家,2014(1):14-15.
东南亚研究
1992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