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考古学是考古学中新形成的一个分支。本文认为: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民族考古学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由于扎根于中华大地,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者对我国民族考古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
蔡葵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1-76,共6页
Thinking
关键词
民族考古学
考古学家
民族学
民族调查
民族志
考古发现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特色
考古学研究
制陶术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汪宁生.
纳西族源于羌人之新证[J]
.思想战线,1981,7(5):38-41.
被引量:11
2
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J]化石,1977(03).
共引文献
10
1
杨鸿荣(文/图).
纳西族民间东巴画谱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民族美术,2020(1):58-61.
2
申旭.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J]
.西藏研究,1999(1):22-28.
被引量:10
3
刘尧汉.
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渊源于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一)[J]
.贵州民族研究,1985,5(1):38-51.
被引量:9
4
宋兆麟.
古老的人面尖桩神像[J]
.西北民族研究,2005(2):115-120.
5
杨福泉.
略论艺术与纳西人的殉情悲剧之关系[J]
.文化艺术研究,2011,4(2):57-66.
被引量:1
6
桑德诺瓦.
藏族锅庄舞的综合价值及其传承与分类——以康巴地区多民族锅庄舞的承袭现状为中心[J]
.民族艺术研究,2013,26(5):5-16.
被引量:9
7
杨杰宏.
东巴画的程式化特征研究[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12(2):100-107.
被引量:3
8
肖晓,张希.
东巴木牌画及其观念体现[J]
.包装学报,2015,7(4):82-88.
被引量:3
9
杨福泉,申波,金红.
民族艺术研究与艺术民族志书写——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七[J]
.民族艺术,2020(4):115-125.
被引量:4
10
杨福泉,杨琼珍.
跨族际艺术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以纳西族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62-7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5
1
李慧君.
民族考古学方法在策展中的应用及启示——从湖南博物院“梅山文化展”谈起[J]
.中国博物馆,2022(6):63-67.
被引量:1
2
试论发展中的我国民族考古学[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15-18.
被引量:4
3
张寿祺.
论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兼及对西方哲学“整体论”的分析和批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1):138-148.
被引量:5
4
容观.
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论“民族考古学”》一文读后[J]
.社会科学战线,1985(4):299-303.
被引量:4
5
容观.
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5(3):94-99.
被引量:9
6
陈文华.
简论农业考古[J]
.农业考古,1984(2):1-12.
被引量:14
7
潘守永.
考古学与民族学相互关系的再思考[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8(2):68-75.
被引量:5
8
李仰松.
从瓦族制陶探讨古代陶器制作上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59(5):250-254.
被引量:22
9
林声.
云南永胜县彝族(他魯人)“羊骨卜”的調查和研究[J]
.考古,1964(2):98-102.
被引量:6
10
宋兆麟.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J]
.考古,1964(4):200-204.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10
1
试论发展中的我国民族考古学[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15-18.
被引量:4
2
郑建明.
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考古学革命[J]
.考古与文物,2001(4):80-84.
3
王建华.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述评[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26.
被引量:3
4
徐坚.
民族考古学:定义问题[J]
.江汉考古,2009(4):49-55.
被引量:8
5
孔令远.
汪宁生与中国民族考古学[J]
.考古,2015(2):114-120.
被引量:4
6
鲁大立,闫佳楠,孙旭旺.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63-67.
被引量:1
7
张俭.
我国民族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述评[J]
.华夏考古,2019(6):116-125.
被引量:2
8
郑君怡.
民族考古学在国外博物馆展陈中的运用与启示[J]
.中国博物馆,2023(4):123-129.
9
张翔.
汪宁生的学术演变与个体经验[J]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3,8(3):115-119.
10
张翔.
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的治学方法——以“三重证据法”为例[J]
.今古文创,2024(18):71-7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慧君.
民族考古学方法在策展中的应用及启示——从湖南博物院“梅山文化展”谈起[J]
.中国博物馆,2022(6):63-67.
被引量:1
2
王建华.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述评[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26.
被引量:3
3
徐坚.
宾福德、过程主义和中国考古学[J]
.考古与文物,2011(3):97-99.
被引量:2
4
徐坚.
跨越边界:铜鼓民族考古学的三个范式[J]
.学术月刊,2013,45(12):133-140.
被引量:7
5
鲁大立,闫佳楠,孙旭旺.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63-67.
被引量:1
6
赵琦.
顾颉刚先生在云南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4-29.
7
陈虹利,韦丹芳.
中国民族考古学研究回顾与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2):25-34.
被引量:6
8
李菲,邱硕.
“田野”的再概念化:兼论文学人类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同一性问题[J]
.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16-25.
被引量:3
9
张俭.
我国民族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述评[J]
.华夏考古,2019(6):116-125.
被引量:2
10
石岩,陈豆豆.
试论民族考古学研究方法及内容的定位[J]
.北方文物,2020(6):89-93.
1
向零.
积极开展民族调查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J]
.贵州民族研究,1984,4(1):10-18.
被引量:1
2
江应樑.
谈民族调查[J]
.贵州民族研究,1981,1(2):13-20.
3
缪雅娟.
中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的拓荒之作——《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简介[J]
.学术动态(北京),2005(22):20-21.
4
廖国一.
民族调查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田野调查的科学方法[J]
.百色学院学报,1999,13(1):20-22.
5
任建明.
透析国际反腐倡廉的有益经验[J]
.前线,2008(6):41-43.
被引量:2
6
近期考古发现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J]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07-107.
7
蜀风.
考古发现对于文化大省的意义[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10):59-59.
8
周国茂.
民族调查与布依学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54-61.
被引量:2
9
王萌.
外国人如何立遗嘱[J]
.法制与社会,2017(8):49-49.
10
2014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下)[J]
.党员干部之友,2015,0(4):43-43.
思想战线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