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代文论何以最重文体——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之一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翻译的媒介将一国的文学作品介绍到另一国,多少有点像生活中的男婚女嫁,称为“文学因缘”是很适切的。苏曼殊就曾把他的汉译英文诗集题作《文学因缘》。佛教的传入中土,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当然更是中外接触史上的大事因缘,如同佛的出世本身是“一大事因缘”(陈寅恪语)
作者
刘梦溪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5-82,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文体流变
中国古代文论
汉译佛典
苏曼殊
思想文化
《文心雕龙》
文学作品
佛教
汉译英
生活中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0
1
鲁川.
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J]
.语言科学,2003,2(4):7-20.
被引量:13
2
沈锡伦.
从魏晋以后汉语句式的变化看佛教文化的影响[J]
.汉语学习,1989(3):12-14.
被引量:4
3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6页.
4
《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9页,第152页,第153页,第165页,第165页,第166-167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8页,第180页,第180181页,第509页,第11页,第12页,第11页,第13页,第13页,第499页,第501页,第502页,第503页,第503页,第503页,第503页,第503-504页,第507-508页,第508页.
5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484页.
6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A].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阁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3页.
7
.《汪曾祺文集·文论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05页.
8
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7页.
9
林语堂.《论翻译》,《语言学论丛》,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
10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30,34,35页,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引证文献
2
1
劉夢溪.
为生民立命 “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J]
.中国文化,2010(1):36-43.
被引量:5
2
李春阳.
汉语欧化的百年功过[J]
.社会科学论坛,2014(12):76-10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马永草.
试论晚清白话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以“N的V”为例[J]
.励耘语言学刊,2023(1):273-288.
2
刘立香,李德超.
冰心翻译和创作语言特征对比:以明喻结构为例[J]
.译苑新谭,2019(1):20-29.
3
肖发荣.
“立道”、“立极”、“立命”新探——“横渠四为句”的版本流变及其时代精神[J]
.天府新论,2014(4):142-147.
被引量:4
4
陈凌虹.
徐卓呆留日经历及早期创作活动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1):60-69.
被引量:3
5
谢辉.
翻译、多语文本与身份认同——林语堂汉语散文中的多语现象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17,38(5):104-110.
被引量:4
6
刁晏斌.
汉语的欧化与欧化的汉语——百年汉语历史回顾之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1):27-38.
被引量:16
7
黄书.
“横渠四句教”在当代硕士研究生视域下的时代回响——以163名不同学科门类的硕士研究生为个案的调查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8):97-100.
8
许全兴.
“继往圣绝学”能“为万世开太平”吗?——张载“四为句”之我见[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2):1-9.
被引量:2
9
熊琦,徐澍.
中国犯罪论体系之争的省思[J]
.中国法律评论,2023(3):152-170.
被引量:3
10
徐涵韬.
近年来汉语欧化研究的新进展[J]
.励耘语言学刊,2022(2):1-17.
1
何弘.
小说文体流变考[J]
.南方文坛,2012(1):59-61.
2
李小荣.
汉译“论”部佛典文学特色之检讨[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4):92-102.
被引量:1
3
张俊山.
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流变[J]
.诗刊,2000(2):60-63.
4
杨正.
试析俄语回文诗的文体流变与艺术特色[J]
.俄语学习,2016(4):27-33.
5
赵敏俐.
时代鼎革与文体流变——《中国诗歌通史·汉代卷》撰写的几点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6):137-139.
6
夏广兴,王伶.
汉译佛典与唐代入冥故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2):56-61.
被引量:3
7
朱长萍.
全景式关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报告文学文体特征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76-79.
8
李嘉宝.
指点文化巨川 建构小说新论——评《欧洲小说史》[J]
.外国文学研究,1997,19(3):124-127.
9
王春林.
1978年到1989年长篇小说文体流变[J]
.理论与创作,2009(2):28-33.
被引量:1
10
熊辉.
试论抗战诗歌的文体流变[J]
.中外诗歌研究,2015(3):14-16.
文艺研究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