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胡适所说的科学 最能代表五四精神的两句口号是民主与科学。当时对这两个口号提倡最力的是《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当时青年提出了六项建议,其中第六项就是“科学的而非想像的”,并为“科学”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科学者何?吾人对於事务之概、
作者
周质平
机构地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57-170,共14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胡适
科学工作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整理国故
口号
清代学者
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
真理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1
冯友兰 著涂又光 纂三松堂全集[M].
2
冯友兰 著涂又光 纂三松堂全集[M].
同被引文献
140
1
徐洪兴.
疑古与信古——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60-66.
被引量:14
2
杨向奎.
读胡适先生的两篇著作[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3):32-38.
被引量:4
3
杨国荣.
评胡适对清代朴学方法的改造[J]
.社会科学战线,1986(3):133-139.
被引量:3
4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2
5
董根洪.
胡适的宋明理学观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96(4):153-169.
被引量:2
6
孔繁.
胡适对清代“朴学”方法的总结和评价[J]
.文史哲,1989(3):51-56.
被引量:3
7
杜正胜.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
.中国文化,1995(2):224-237.
被引量:39
8
欧阳军喜.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觉”思潮[J]
.史学月刊,2000(3):57-62.
被引量:1
9
桑兵.
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J]
.历史研究,2002(4):3-19.
被引量:15
10
卢毅.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颜军.
胡适清代思想史研究浅议[J]
.近代史研究,2000(1):154-174.
被引量:2
2
卢毅.
“整理国故运动”的西学渊源探析[J]
.安徽史学,2005(1):96-100.
被引量:1
3
卢毅.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1.
被引量:6
4
胡键.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要性、瓶颈和路径[J]
.社会科学,2012(2):4-15.
被引量:25
5
胡键.
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与增进策略:一项国际比较的研究[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8(2):40-53.
被引量:8
6
李政君.
“始善终隙”:顾颉刚与胡适关系再审视[J]
.史学月刊,2016(12):89-103.
被引量:1
7
王小虎.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新子学”如何可能(下)——“新子学”的定位及其与文化运动的比较[J]
.宜宾学院学报,2024,24(2):91-99.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周翠娇,陈光明.
五四时期胡适的反传统文化思想[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4):47-49.
被引量:1
2
覃兆刿.
论兰克史学的档案取向及其在欧美和中国的影响[J]
.档案学通讯,2006(6):79-84.
被引量:2
3
李明.
胡适思想2005年研究综述[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3):5-7.
4
刘爱华,艾亚玮.
矫枉过正,退而自省——胡适思想论战策略初探[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05-110.
5
翟石磊.
国际公众对中美软实力的认知与反应——基于近十年国际主流民调数据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13(2):21-31.
被引量:5
6
姚俭建.
宗教文化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一种路径探讨[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76-79.
被引量:2
7
胡键.
软实力研究在中国:一个概念演进史的考察[J]
.国际观察,2018(6):119-134.
被引量:9
8
周海波.
策略与方法:整理国故与新国学的几个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6):1-11.
被引量:1
9
韩雪.
论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2):334-336.
被引量:1
10
张毓强.
中国国家软实力∶路径现实及其问题性[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5):15-19.
被引量:5
1
范文瀾.
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J]
.考古,1958(8):5-9.
2
何开庸.
少年中国学会与南京[J]
.金陵瞭望,2009(13):77-78.
3
李蔚然.
考古工作者应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J]
.考古,1956(2):21-22.
4
孔祥祥.
每个人的1919[J]
.中国收藏,2009(5):70-71.
5
楚欣.
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读陈独秀的《敬告青年》[J]
.炎黄纵横,2015(9):29-31.
6
田居俭.
谈谈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时代性[J]
.求是,2010(7):47-48.
被引量:2
7
把“百家争鸣”的政策貫徹到歷史科学工作中去[J]
.史学月刊,1956(8):3-3.
8
侯外庐.
提倡科学上的诚实态度[J]
.中国史研究,1979(3):5-7.
被引量:3
9
羽子.
王船山逸事[J]
.新湘评论,2001,0(1):42-42.
被引量:2
10
吴世民.
越南民主共和国历史科学的成就[J]
.历史研究,1961(6):103-105.
近代史研究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