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归”文学作品的精神现象学机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都会在文艺作品上烙下创作心灵的印记。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人类整体而言都是如此。作为个体的创作主体,他的作品必然包含着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志趣、信仰以及幼年时期的记忆;作为人类整体的创作主体,古在今来所有文学作品。
作者
高佳俊
廖开顺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7,共6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创作主体
文艺创作
思想情感
幼年时期
精神现象学
信仰
文艺作品
印记
母亲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1
朱双一.
80年代以来台湾诗坛的三大流脉及其艺术视角[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2):1-6.
被引量:1
2
蒋朗朗.
台湾文学乡愁母题及其嬗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3):102-10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李铁军.
乡情寻脉 台岛诗潮——台湾当代乡情诗走向[J]
.阴山学刊,1999,12(3):19-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玲玲.
港台文学中的怀乡情结探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3):158-161.
被引量:2
1
张旭东.
“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J]
.开放时代,2008(3):152-165.
被引量:11
2
张梦阳.
鲁迅研究的深层视角:精神现象学——《阿Q新论》绪论[J]
.鲁迅研究月刊,1992(11):17-23.
被引量:1
3
陈牡丹.
精神现象学的媒介作用:论托尔斯泰主义的现代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40-41.
被引量:1
4
沙家强.
“记忆”的精神现象学——评赵本夫“地母”系列中的孤独、焦虑和怀想[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91-96.
5
周志雄.
九十年代《阿Q正传》研究述评[J]
.鄂州大学学报,2000,7(1):1-6.
6
周文彬.
精神现象学的艺术画卷——略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J]
.探索与争鸣,1986(2):39-40.
7
吴小美,李向辉.
老舍的生死观[J]
.文学评论,2006(5):41-48.
被引量:3
8
易晖.
世纪末的精神画像──论格非九十年代小说创作[J]
.小说评论,1999(6):22-28.
被引量:5
9
柯汉琳.
知识阶层的“精神现象学”——《晕眩》的哲学意蕴[J]
.博览群书,1996,0(4):33-34.
10
祁海军.
孤独的意淫——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读[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1):125-128.
文艺评论
199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