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诉讼时效”概念质疑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诉讼”与“时效”搭配成一个词组违反逻辑规则要求。“诉讼时效”并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立法者的意图。如果在中国民法中建立统一的时效制度,称其为“消灭时效”更具科学性。
作者
张耀波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24-25,21,共3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诉讼时效
时效制度
语言逻辑
消灭时效
概念
我国民法
科学性
学界
中国民法
法律后果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5
1
齐喜三.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77-79.
被引量:4
2
李景禧,李连宁.
我国民法需要建立消灭时效制度[J]
.中国法学,1985(2):24-29.
被引量:4
3
李森,任玉芳.
略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J]
.政法论坛,1989,7(4):58-61.
被引量:8
4
董小亮.
关于我国时效制度的几个问题[J]
.当代法学,2002,16(4):104-106.
被引量:4
5
吕庆胜.
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若干问题[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4):93-97.
被引量:3
6
王灿发.
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框架和内容的思考[J]
.法学论坛,2005,20(5):30-34.
被引量:13
7
崔卓兰,卢护锋.
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J]
.长白学刊,2006(5):35-40.
被引量:16
8
韩松,焦和平.
对我国《民法通则》关于起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规定的反思与重构[J]
.法学论坛,2006,21(5):73-79.
被引量:6
9
徐发明.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化理由探析[J]
.政法学刊,2007,24(1):19-24.
被引量:2
10
李扬勇.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J]
.河北法学,2007,25(4):145-14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5
1
李庆保.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2):29-38.
被引量:12
2
李莉,赖怡芳.
我国时效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
.学术研究,2005(2):90-93.
被引量:3
3
尹继良,丁永怀,曾玉珊.
对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反思[J]
.当代法学,2003,17(1):75-77.
被引量:4
4
赖怡芳,王晓丽.
德国新债法时效制度变革及启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0-34.
被引量:3
5
张弘.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研究[J]
.法学,2004(2):34-43.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孙思琪,胡正良.
《民法典》对于《海商法》修改影响论要[J]
.国际法研究,2021(1):48-71.
被引量:9
2
李庆保.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2):29-38.
被引量:12
3
张坚.
中国诉讼时效有关问题的反思[J]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4):57-59.
4
赵清林.
论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立法完善[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6):16-19.
被引量:7
5
尤春媛,郭文清.
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64-68.
被引量:4
6
尤春媛.
关于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一些思考[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4-47.
被引量:2
7
窦家应.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审查之检讨[J]
.法律适用,2007(10):84-86.
被引量:5
8
刘佳.
试论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问题[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4):187-188.
9
卢维良,邢元振.
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现行规定及缺陷分析[J]
.天府新论,2007(B12):268-269.
10
杨海坤,周春华.
行政诉讼起诉规则理论述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7,22(2):74-81.
被引量:2
1
阚珂.
关于人大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J]
.人大研究,2002(3):36-36.
2
韩亚光.
完善现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若干思考*——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31-37.
被引量:1
3
苏海洋.
对刑法第十三条语言逻辑的质疑[J]
.法学天地,1999(12):27-27.
4
张梦.
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之危险驾驶罪[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2):48-50.
被引量:1
5
田建平.
警惕报道中的“洋腔洋调”[J]
.中国记者,2009(2):93-93.
6
郝建.
笑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J]
.中国新闻周刊,2008(10):94-94.
7
李包庚.
立法语言逻辑技术略论──兼评97《刑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9,19(4):19-22.
被引量:3
8
刘福智.
逻辑和美[J]
.阅读与鉴赏(高中生),2002(11):6-10.
9
张荣霞.
共同侵权之“共同性”反思[J]
.学术交流,2016(11):73-78.
被引量:4
10
张秀英,任文思.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呼之我见[J]
.中共党史研究,1988(5):95-95.
法学
199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