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评《新学伪经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新学伪经考》成书过程的具体考察,本文认为关于康有为思想研究以及晚清学术史研究,仍然存在不少有待深究的品物.
作者
朱维铮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4-51,共8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孔子改制
思想研究
教学通议
万木草堂
李鸿章
今文经
广州
古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0
1
陈居渊.
论晚清儒学的“汉宋兼采”[J]
.孔子研究,1997(3):39-47.
被引量:4
2
李华兴.
从传播欧洲思想到回归传统文化──《甲寅》时期章士钊思想研究[J]
.史林,1996(1):40-51.
被引量:4
3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J]
.北方论丛,1996(1):17-22.
被引量:1
4
汤志钧.
重论康有为与今古文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84(5):204-219.
被引量:5
5
吴义雄.
康有为与理学初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106-114.
被引量:7
6
陈其泰.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J]
.清史研究,1996(1):58-66.
被引量:5
7
傅兆君.
进化还是复古:对中国史学中几种历史循环论的剖析[J]
.社会科学,1995(3):48-52.
被引量:4
8
汤志钧.
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J]
.历史研究,2000(6):72-79.
被引量:25
9
卢毅.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1.
被引量:6
10
茅海建.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J]
.近代史研究,2007(4):120-14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4
1
房德邻.
论康有为从经古文学向经今文学的转变——兼答黄开国、唐赤蓉先生[J]
.近代史研究,2012(2):100-114.
被引量:8
2
蒋承,杨姚瑶.
救亡背景下近代中国文化特征及原因[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3):110-114.
3
杨念群.
清朝理学、诸子学、今文经学复兴的意义——兼及与晚清政治态势的互动关系[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15.
被引量:4
4
於梅舫.
“自改革”的回音:康有为《教学通义》撰写缘起与论述旨趣[J]
.中国哲学史,2020(5):111-1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周禹江.
龚自珍的批判意识与启蒙精神浅析[J]
.青年时代,2015,0(20):60-60.
2
黄开国.
《民功篇》无今文经学观念论[J]
.现代哲学,2016,0(2):113-117.
被引量:1
3
王申.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今文经学问题的考辨[J]
.天中学刊,2018,33(5):122-126.
被引量:1
4
杨念群.
清朝理学、诸子学、今文经学复兴的意义——兼及与晚清政治态势的互动关系[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15.
被引量:4
5
杨肇中.
“经学”型塑与“文明”自觉——从康有为经学观念看儒家的近代气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4-72.
6
刘巍.
重访廖平、康有为学术交涉公案——关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的新探[J]
.齐鲁学刊,2019,0(4):34-64.
被引量:5
7
吴仰湘.
重论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J]
.中国社会科学,2020,0(4):181-203.
被引量:10
8
赵云泽,刘珍.
宋明理学的衰落与清代传播观念丕变[J]
.东岳论丛,2020(9):77-86.
被引量:2
9
周燕南,陈军.
古代文学人物作为动漫原型素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以“哪吒”原型人物创作为例[J]
.包装与设计,2021(3):110-111.
10
洪博升,罗希.
理学视域下的民国《洪范》学及其淑世关怀——以张其淦、唐文治与马一浮为观察中心[J]
.政治思想史,2023,14(2):31-51.
1
徐光仁,黄明同.
论廖平与康有为的治经[J]
.广东社会科学,1988(3):59-64.
2
李耀仙.
廖季平的《古学考》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J]
.社会科学研究,1983(5):13-26.
被引量:6
3
王思凯.
“胸怀深古”学求从容[J]
.数学学习与研究(中考考生适用),2009(3):1-1.
4
胡维革.
康有为与儒家思想近代化[J]
.求是学刊,1992,19(3):101-106.
被引量:3
5
杨晓.
康有为与“万木草堂”[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4(2):26-29.
被引量:2
6
方志欽.
关于《大同书》的成书年代问题——与湯志钧同志商榷[J]
.学术研究,1963(6):110-112.
被引量:2
7
陈树德.
康有为和章太炎最先传入社会学[J]
.社会科学,1981(4):139-158.
被引量:3
8
张琢.
社会学在中国的复兴——《现代中国社会学·序》[J]
.社会学研究,1989(5):1-4.
被引量:1
9
李明.
万木森森散万花——万木草堂初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2):19-25.
被引量:1
10
严家明.
论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内容体系[J]
.浙江学刊,1984(6):69-75.
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