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农民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社会化与生育行为的思考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的社会化状况,分析了不同社会化程度下的生育模式。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状态下,农民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社会化程度仍然较低,成员间依赖性大,不利于人口生育行为的进一步转变。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出现了新的意义上的社会化,将推动农民生育行为的转变,促进人口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作者
董辉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Sociological Studies
关键词
家庭功能
社会化
生育行为
生育模式
社会生产方式
社会化程度
农民生育行为
家庭承包责任制
人口生育行为
人口生育率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2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252
1
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
中国农村男孩偏好文化的传播和演化:背景与主要研究结果[J]
.人口与经济,1999(S1):7-18.
被引量:22
2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什瑞帕德.图加普卡.
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J]
.人口与经济,1999(S1):19-26.
被引量:12
3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李树茁.
男孩偏好文化传播:基于中国两个县调查的估计[J]
.人口与经济,1999(S1):48-58.
被引量:2
4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81
5
严梅福.
变革婚居模式 降低出生性别比──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97-101.
被引量:15
6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
创立出生性别比新概念与构建马冯陈(MFC)数学模型[J]
.人口与经济,1997(5):3-12.
被引量:14
7
陈俊杰,陈震.
农民生育研究:理论的反思与展望[J]
.人口研究,1997,21(3):22-25.
被引量:8
8
叶文振.
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
.人口研究,1997,21(6):11-17.
被引量:33
9
陈震,陈俊杰.
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J]
.人口研究,1997,21(6):18-25.
被引量:13
10
解振明.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变化[J]
.人口研究,1997,21(2):13-19.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5
1
陈俊杰,陈震.
农民生育研究:理论的反思与展望[J]
.人口研究,1997,21(3):22-25.
被引量:8
2
刘中一.
性别偏好的生成——一个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考察[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108-111.
被引量:13
3
刘中一.
场域、惯习与农民生育行为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农民生育行为[J]
.社会,2005,25(6):126-140.
被引量:40
4
王文卿,潘绥铭.
男孩偏好的再考察[J]
.社会学研究,2005(6):165-193.
被引量:43
5
刘中一.
生育性别偏好研究的范式:反观与重构[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1):25-29.
被引量:4
6
颜其松.
社会交换视角下的农村青年生育观[J]
.当代青年研究,2006(7):53-56.
被引量:4
7
李卫东,尚子娟.
男孩偏好作为一种生育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J]
.妇女研究论丛,2012(2):36-43.
被引量:9
8
王鹏,赛明明.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文献综述[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3(5):50-59.
被引量:1
9
赛明明,王鹏.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14(2):101-109.
被引量:1
10
刘晋飞.
农民性别偏好探析——对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现实阐释[J]
.荆楚学刊,2014,15(3):64-70.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潘金洪.
独生子女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7(S1):9-15.
被引量:5
2
张红,李淑乾,石春霞.
外出农民工对农村教育观念的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373-376.
被引量:3
3
刘文楷.
生育文化中生育性别偏好现状分析[J]
.知识经济,2008(10):80-81.
4
赵锁龙.
我国生育文化的研究[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5(3):44-46.
5
邢秀茶,石彦清.
解决家庭问题的新视角——家庭关系的辅导与结构的重建[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1):44-47.
被引量:4
6
王文卿,潘绥铭.
男孩偏好的再考察[J]
.社会学研究,2005(6):165-193.
被引量:43
7
王磊,王晶.
生育文明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54-57.
被引量:3
8
邢秀茶.
我国现阶段家庭问题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75-77.
被引量:1
9
邢秀茶,曹雪梅.
以和谐家庭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家庭团体辅导实践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4):148-151.
被引量:6
10
池慧灵,张桂蓉.
从“男性偏好”到“儿女双全”的社会学分析——以湘南G县K村一胎男孩超生户为例[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187-189.
被引量:4
1
嵇平平.
传统文化对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1(S1):15-18.
被引量:1
2
彭希哲.
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促进农民生育行为的转变[J]
.中国人口科学,1991(3):34-37.
被引量:1
3
熊郁.
论生育文化与人口控制[J]
.南方人口,1994,9(3):6-12.
4
王渊明.
现代化与人口转变理论[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1):1-9.
5
葛小寒.
再论生育文化的内涵[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6):14-16.
6
王冰.
论人口政策[J]
.人口学刊,1985,7(2):36-38.
被引量:1
7
王胜今,董辉,景跃军,王家宝.
论我国现阶段农村妇女生育行为与人口控制[J]
.社会科学战线,1990(4):126-132.
8
穆光宗.
读《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有感[J]
.人口研究,1999,23(3):79-79.
9
徐晓红.
乡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经济分析[J]
.人口学刊,2004,26(3):26-29.
被引量:7
10
徐向红.
人口生育行为的理论追溯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用[J]
.西北人口,2001,22(4):12-14.
被引量:5
社会学研究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