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易》——国外研究者点滴信息简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引言: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经历四百余年,国外从事周易研究者甚多,先后均有专著发表。先君沈祖緜(1878—1969),字瓞民,浙江钱塘人,系北宋《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后裔。著名辛亥革命老人、《易》学名家。早年与章太炎、陶成章等创建光复会,并主编《胡天》杂志,倡言革命,并宣讲周易易理,奔赴于日本、东南亚沿海各地,进行反清活动。因遭清政府通缉,九次流亡日本等地,改名“高山独立郎”。
作者
沈延发
出处
《周易研究》
1992年第4期78-80,共3页
Studies of Zhouyi
关键词
周易研究
易经
莱布尼茨
十九世纪
十五世纪
传教士
章太炎
辛亥革命后
六十四卦
梦溪笔谈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2
1
孟华.
周易阴阳符号与二进制算术符号比较[J]
.周易研究,2000(2):91-96.
被引量:3
2
李申.
《周易》热与“科学易”[J]
.周易研究,1992(2):52-58.
被引量:4
3
王东亮.
易经在法国[J]
.周易研究,1991(3):75-78.
被引量:2
4
孙小礼.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两大发现[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3):67-71.
被引量:7
5
李贻荫.
易学在西方[J]
.读书,1991,0(10):152-154.
被引量:1
6
邓球柏.
爻变与卦变:组合创新[J]
.哲学研究,2003(2):58-62.
被引量:2
7
柯资能.
先天易的数学基础初探——试论先天卦序与二进位制[J]
.周易研究,2001(3):79-91.
被引量:11
8
李申.
从"二进制"看《周易》与现代科学的关系[J]
.中国图书评论,2005,28(4):14-15.
被引量:4
9
利玛窦.天主实义·解释世人错认天主[A].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10
莱布尼兹:《关于只用0和1的二进制算术的阐释,和对它的用途以及它所给出的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的评注》,中译文载《国际易学研究·第五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引证文献
3
1
陈明远.
易经·莱布尼兹·现代科技[J]
.社会科学论坛,2012(11):16-28.
被引量:2
2
王宏超.
中国索隐派与西方易学研究的兴起[J]
.云梦学刊,2013,34(3):23-28.
被引量:2
3
王宏超.
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J]
.华文文学,2015,0(3):37-4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义宏.
国内《易经》英译研究述略(2015—2022)[J]
.外语教育研究,2023,11(1):55-61.
2
岳峰,林风.
在索隐与文本之间:鸦片战争前耶稣会士对《易经》的译介[J]
.中国文化研究,2016(3):150-159.
被引量:4
3
卢玉卿,张凤华.
闵福德《易经》英译述评[J]
.中国翻译,2017,38(2):79-86.
被引量:13
4
徐多毅,张勇刚,徐飞.
再论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谈起[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2):254-259.
被引量:4
5
张开植.
《易经》英译中人称代词显化与译本形象构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1):32-38.
被引量:3
6
谷继明.
21世纪以来的国内易学研究[J]
.中国哲学年鉴,2019(1):157-181.
7
林风,岳峰.
《易经》的索隐式译介研究——以麦格基的翻译为例[J]
.中国文化研究,2022(3):159-169.
8
宋辉,宋希艳,李允.
传统文化融入“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实践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45(1):208-212.
9
林风,岳峰.
基于知识翻译学的《易经》索隐法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2023(2):49-57.
被引量:1
1
黎子耀.
《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说渊源于《易经》——与闻人军同志商榷[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5(3):79-81.
被引量:3
2
马肇曾.
中国回回名称的起源[J]
.文史知识,1996(12):61-65.
3
田鹏颖.
洛克和康德的认识论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1):13-17.
4
郑家鸿.
人文主义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1):38-44.
被引量:1
5
郑笠.
“以大观小”与“以道观之”——论沈括式中国特色透视观与庄子观物态度之关联[J]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1):73-78.
6
周雷鸣,金燕.
论秋瑾与光复会[J]
.船山学刊,2008(1):171-173.
被引量:4
7
杨栋.
卖祖宗实租示[J]
.才智(智慧版),2015,0(3):47-47.
8
唐宝民.
古人的智慧[J]
.南国博览,2016,0(6):26-26.
9
唐宝民.
古人的智慧[J]
.社区,2016,0(20):40-40.
10
蔡宗齐.
德里达和僧肇:语言学和哲学的解构主义[J]
.中国学术,2000,2(2):186-201.
被引量:3
周易研究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