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
4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和指标。经验材料表明,没有教育、通讯、交通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发展,经济增长不能直接作用于政治变革。清末民初,中国的大众传播业迅速发展,并呈现出鲜明的民间化态势。作为经济与政治的中介环节,这不仅促成政体形式由帝制向共和剧变,而且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的连锁反应。
作者
桑兵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3-76,共24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社会变迁
民间化
传播业
政治变革
近代社会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
经济增长
社会结构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7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647
1
曹晶晶.
清末民间媒体关注“公共事务”与晚清社会变迁[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12-117.
被引量:2
2
刘泱育.
“《民国暂行报律》风波”的再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3):113-117.
被引量:2
3
卢家银.
民初报界抵制报律的深层原因分析——以《暂行报律》事件为中心[J]
.国际新闻界,2009,31(3):118-122.
被引量:4
4
赵志乐,陶喜红,孙卫华.
略论清末新闻法规[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4):71-72.
被引量:1
5
朴美玉.
“季”族词词义演变模式浅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38-39.
被引量:1
6
王笛.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J]
.历史研究,1999(5):174-186.
被引量:26
7
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J]
.历史研究,1996(4):122-136.
被引量:39
8
周兴樑.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军政府[J]
.历史研究,1993(3):54-72.
被引量:8
9
吴剑杰.
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J]
.历史研究,1991(6):66-77.
被引量:2
10
宋希仁.
职业道德的自律和他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20-2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2
1
申畅.
清代新闻传播史史料学主要问题刍议及建构意义[J]
.华夏文化论坛,2022(1):244-250.
2
严昌洪.
20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1(10):11-16.
被引量:8
3
肖朗,洪港.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综论[J]
.教育研究,2008,29(6):95-101.
被引量:8
4
孙会.
《大公报》中的另类社会广告与近代中国社会[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2):89-92.
被引量:1
5
洪煜.
近代上海报贩职业群体研究[J]
.史学月刊,2008(12):67-72.
被引量:4
6
苏全有.
清末的舆论失控与政府应对[J]
.东岳论丛,2010,31(9):73-79.
被引量:4
7
李亚娟.
晚清留日学生刊物与小说刊载[J]
.明清小说研究,2010(4):177-191.
被引量:1
8
苏全有.
清末舆论缘何失控[J]
.求索,2010(12):226-229.
被引量:2
9
陈钢.
晚清出版与制度化儒家的解体[J]
.中国出版,2011(8):61-64.
被引量:1
10
董琼.
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27-3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
魏楚雄.
五四运动:精英心态、民族情绪和历史的时空错位[J]
.珠海潮,2019(2):3-20.
2
贾勇.
近三十年铁良研究述评[J]
.满族研究,2023(3):58-63.
3
全真真.
《启蒙年代的歌声》与影像物质的历史意象传达[J]
.中国电视,2008(3):61-64.
4
崔志海.
读《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J]
.近代史研究,2009(2):134-140.
5
高超群.
2008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158-167.
6
刘秋阳,万丽.
论清末白话报纸对“下层社会”的启蒙[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4):167-171.
被引量:2
7
魏本貌.
开明书店与教科书出版[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9(4):71-75.
被引量:3
8
李涛,陈玉玲.
教育出版系统与新课程改革的复杂关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5):59-61.
9
虞和平.
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0(1):128-147.
10
宋徽,周积明.
《湖北学生界》与晚清湖北[J]
.学术界,2010(12):186-191.
被引量:2
1
吴旺宗.
汉简所见“扁书”探析[J]
.兰州学刊,2006(7):27-28.
被引量:2
2
李斌.
洋务运动时期的大众传播媒介与文化变迁[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6(3):18-21.
被引量:1
3
詹永媛.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社会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90-93.
被引量:5
4
李柏.
由项羽入佛看齐梁佛教的民间化——《吴兴楚王神庙碑》考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3):214-217.
被引量:1
5
唐玉萍.
明世宗崇道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5):33-35.
被引量:2
6
张帆.
没有重量的生存——论互联网对社会与文化的深刻影响(上)[J]
.秘书工作,2010(1):46-48.
7
林彰龙.
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看近代社会变迁[J]
.零陵学院学报,2005,26(2X):243-244.
8
苏中立.
武汉近代社会变迁与武昌起义[J]
.学习与实践,2001(9):6-7.
9
李长新.
“三大案”敲响了商纣王的丧钟[J]
.侨园,2014(1):57-57.
10
高言弘.
话说徽商的兴衰[J]
.广西文史,2006(3):50-54.
近代史研究
199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