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论性灵派与神韵派之差异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4,共7页
Seeking Truth
共引文献11
-
1邹自振.艾南英的散文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1991,11(5):96-100.
-
2张会恩.“明道观”系统疏辨[J].中国文学研究,1991(3):18-24.
-
3苏利生.论苏轼的文艺观[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0(4):60-65.
-
4王锡九.关于金代诗歌的几点认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77-80.
-
5查清华.李维桢对明代格调论的突破与创新[J].中国韵文学刊,2000,14(1):69-73. 被引量:2
-
6刘璞.论归有光的“全人”[J].旅游研究,1997(1):1-7.
-
7苏涵.北中国山水间磅礴的灵魂交响——元好问山水诗简论[J].运城学院学报,1994,15(2):26-29. 被引量:1
-
8李正春.释“以意逆志”与“不求甚解”[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4):39-44. 被引量:1
-
9张光来.试论诗歌意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34-38. 被引量:2
-
10江小角.浅谈明清时期桐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的共同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77-84. 被引量:2
-
1毕敏.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成立并举行钟惺诞生410周年纪念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1(5):74-74.
-
2张业茂.钟惺生卒年及谭元春卒年考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5):101-104. 被引量:1
-
3潘运告.竟陵派诗论的美学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0(4):76-82.
-
4张业茂.钟惺生卒年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3):110-111.
-
5邬国平.论诗为“活物”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0(6):17-22. 被引量:2
-
6王愷.钟、谭《诗归》的风格理论浅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71-75. 被引量:2
-
7马美信.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分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5):72-77. 被引量:6
-
8钟明奇.性灵派整体研究的开山之作——评王英志新著《性灵派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2):70-71. 被引量:1
-
9李先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钟惺”条辨正[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2):69-73.
-
10孙建模.略论竟陵派“幽深孤峭”的创作宗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1):74-7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