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洪”(阿訇)一词,是波斯语Arkhun的音译,原意是教书先生、教师、伊斯兰经学教员。有关阿訇这一称呼在回族群众中的广泛流行和见诸文字,是在明末,用指伊斯兰经学教师,其地位在教长、伊玛目等之后。阿訇作为清真寺掌教和一方回族穆斯林群众的领袖,是在清代后期。这一方面是回族伊斯兰教发展变革的必然结果,由教民选举或由清真寺自由聘请品学兼优的阿訇作为掌教,以取代伊玛目职位的世袭制。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48,共6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