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育科研中多台测试仪器的同步方法——同步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方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同步信号发生器(简称同步器)是为体育科研专门设计和制作的。它是由三块Cmos电路和一块时基电路,外加少量元件构成。其整机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耗电极省,故可用干电池做工作电源。误差仅在0.2/1000秒内。同步器有五路信号输出端和一个信号输入端,最多可使六台仪器同步工作。基本工作过程是这样:当输入端获得一个同步命令信号后,五个输出端即刻各自发出一个同步单脉冲信号。
作者
牛健壮
陈俊杰
机构地区
西安体院研究生部
西安延河无线电厂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2-73,共2页
China Sport Science
关键词
同步信号发生器
体育科研
测试仪器
同步器
同步信号线
时基电路
单脉冲信号
整机可靠性
同步方法
输出端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
1
牛健壮.
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7,17(1):69-74.
被引量:3
2
陆恩淳,刘荣曾,谭修德.
吊环向后大回环技术的初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1978,14(Z2):42-47.
被引量:1
3
谭修德.
吊环向后大回环技术的动力学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1981,17(10):1-9.
被引量:2
4
[美]伯杰(Berge,R·A·) 著,周石.实用运动生理学[M]人民出版社,1985.
5
Niu Jianzhuang.Biomechanics character of swinging backward and swinging backward up from hanging position on the rings.Proceedings of first internaional conference of somatic science and grand prizesfor the best papers(US A),1995.
6
牛健壮,周里,吕向明.
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拉力曲线的变化模式[J]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16(1):38-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牛健壮.
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7,17(1):69-74.
被引量:3
2
牛健壮,吕向明,徐国富,梁斌,李凌.
测力系统在竞技体操吊环5个动作中的应用[J]
.体育科学,2000,20(5):77-81.
被引量:17
3
牛健壮,周里,吕向明.
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拉力曲线的变化模式[J]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16(1):38-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牛健壮.
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7,17(1):69-74.
被引量:3
2
赵元吉,彭庆元.
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综述[J]
.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95-96.
被引量:5
3
申淳.
网球运动发球动作过程中肌肉电生理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8):5536-5540.
被引量:3
4
于志刚,王利.
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86-89.
被引量:13
5
高秀明.
中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跨步跳缓冲阶段动作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59-62.
被引量:4
6
孙砺.
国内应用表面肌电分析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研究综述[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6):68-71.
被引量:9
7
苏阳,钱竞光.
竞技体操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6):152-154.
8
黄显忠,任祥钰,牛健壮.
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及遥测肌电特征的同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757-762.
被引量:7
9
陈盼盼,牛健壮,于少勇,孙得朋,牛峥,任祥钰.
武术旋子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6):135-139.
被引量:3
10
张开胤.
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措施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18):29-30.
被引量:3
1
郭素艳.
基于“黑箱”理论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审视[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58-60.
2
郭素艳.
运用“黑箱”理论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审视[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0(2):123-125.
3
汪静.
从“黑箱理论”视角分析四川省阳光体育开展现状[J]
.体育世界,2014(4):39-41.
4
周苏源,王玉兵,高跃文.
运动生物力学测量中SEMG和摄像机间接同步的电路设计[J]
.四川体育科学,2007,26(1):24-27.
5
何春华.
奥运 还有他们的贡献[J]
.UPS应用,2008(10):5-8.
6
吉边.
心顺才健康[J]
.冶金企业文化,2009(4):62-62.
7
汪静,孙亮亮,张驰.
“黑箱理论”视阈下阳光体育开展审视与立体式阳光体育长效发展模式构建[J]
.山东体育科技,2012,34(5):77-81.
被引量:1
8
魏琳洁,万绪鹏.
高校排球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强攻起跳的运动力学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4):377-379.
被引量:7
9
袁尽州.
女子3人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抛起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7,17(5):71-74.
被引量:1
10
孙亮亮.
藏彝走廊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89-93.
被引量:2
体育科学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