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中国学派”一辩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学派”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不久,随之于七十和八十年代,由台、港与大陆学者先后提出的。它是对笼罩国际学坛百年之久的“欧洲中心”与酰于“危机”之说的西方比较文学现状的一种“反拨”。从早期的有人认为中国学派或“古已有之”,或“早就建立”,或“子虚乌有”,或“为时过早”,到后来的认为应该在具体涵义上予以科学定性。
作者
孙景尧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2-47,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学派
民族特色
欧洲中心主义
中国比较文学
民族主义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
国际比较
文学学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1
贾植芳.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5):87-91.
被引量:1
2
孙景尧.
对比较文学始于十九世纪的质疑[J]
.外国文学研究,1982,4(4):87-90.
被引量:3
3
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
共引文献
2
1
刘耘华.
孙景尧先生与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J]
.中国比较文学,2014(3):145-152.
被引量:1
2
金雯.
16至18世纪世界史书写与“比较思维”的兴起[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2):101-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4
1
黄春平.
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的历程与问题检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61-168.
被引量:11
2
贺雪峰.
本土化与主体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兼与谢宇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20,0(1):83-89.
被引量:43
3
韦路,李佳瑞.
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特色与路径:中美比较的视角[J]
.全球传媒学刊,2020,7(3):6-28.
被引量:6
4
孙景尧.
文学与副文学研究探——以中美“说书”的比较研究为例[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29-35.
被引量:5
5
季羡林.
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前言[J]
.国外文学,1986(3):8-10.
被引量:2
6
第二次全国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召开[J]
.国际新闻界,1986,8(4):19-20.
被引量:7
7
孙景尧.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管锥编》《攻玉集》读后偶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1):48-52.
被引量:6
8
邓楠.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我见[J]
.中国比较文学,1997(3):130-132.
被引量:2
9
曹顺庆.
阐发法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
.中国比较文学,1997(1):26-34.
被引量:10
10
严绍(汤玉).
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1996(1):1-21.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6
1
饶曙光,李国聪.
阐释与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反思[J]
.艺术百家,2018,34(5):60-66.
被引量:10
2
刘耘华.
孙景尧先生与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J]
.中国比较文学,2014(3):145-152.
被引量:1
3
曹顺庆.
建构比较文学的中国话语[J]
.当代文坛,2018(6):4-11.
被引量:9
4
李伟昉.
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
.中国社会科学,2020(9):135-159.
被引量:15
5
张晓红.
文化自信的百年叙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J]
.中国比较文学,2023(2):146-161.
6
向芬.
名与源:关于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问题的重思[J]
.社会科学战线,2024(2):190-2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张叉.
曹顺庆英文专著《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评价与影响研究[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2(3):182-193.
2
翟鹿.
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364-380.
3
李圣杰.
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概念接受、学科定位及理论建构[J]
.社会科学家,2023(10):10-16.
被引量:2
4
宋虎堂.
走向一种诗学共同体——自然主义“世界性”的内涵、形态与流变[J]
.文艺评论,2022(1):27-39.
5
李骞.
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下史东山电影美学重述[J]
.电影新作,2020(5):52-57.
被引量:2
6
曹顺庆,秦鹏举.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08-121.
被引量:8
7
房默.
中国海洋电影:命名、理论依据及其现实问题[J]
.百家评论,2019,0(1):73-79.
被引量:6
8
曹顺庆,李甡.
变异学:探究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0.
被引量:7
9
朱晓军.
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同归与殊途——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热的冷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6):49-59.
被引量:7
10
曹顺庆,王超.
“间距/之间”理论与比较文学变异学[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6):1-9.
被引量:5
1
乐黛云,陈惇.
迈向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20年[J]
.中国比较文学,1999(1):1-15.
被引量:4
2
孙景尧.
消解还是被消解──当代文论发展和比较文学发展的管见[J]
.中国比较文学,1996(3):14-22.
被引量:3
3
谢天振.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1996(3):1-13.
被引量:17
4
孟华.
失败的启示[J]
.中国比较文学,1998(1):37-40.
5
乐黛云.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J]
.中外文化交流,1995,0(4):33-35.
被引量:2
6
叶方石,余璐瑶.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三十年的献礼之作——评“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J]
.中国比较文学,2012(1):146-148.
7
张隆溪.
比较文学的新时代[J]
.中国比较文学,2016(4):1-6.
被引量:5
8
张廷琛.
他山之助——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琐论[J]
.文艺研究,1985(2):104-113.
被引量:2
9
乐黛云.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4届年会(加拿大)综述(1994,8,15──8,20)[J]
.中国比较文学,1995(1):234-237.
被引量:2
10
秦赤军,刘贤江.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艺术[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0(6):85-86.
文学评论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