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双重调控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了长足发展,其积极效果举世公认,不容置疑。许多学者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从转移的过程、原因、经验、问题、特点、规律、速度、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文拟从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角度,通过分析现行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双重”效应,揭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动因,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模式。
作者
康就升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3,共7页
Seeker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调控模式
非农产业
我国农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双重效应”
农村劳动力
农民
劳力
农村人口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慧京,吴敏一,朱家良,吴国兰.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转移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0(2):46-52.
被引量:3
2
陈冰.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趋缓问题[J]
.人口研究,1989,13(2):28-30.
被引量:10
3
石成林.
关于农业剩余劳力转移规律的新思考[J]
.人口研究,1989,13(1):23-2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1
1
李树茁,刘海城.
陕西省洛川县隐性城镇化调查分析[J]
.西北人口,1994,15(2):38-44.
2
康就升.
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思考与选择[J]
.人口与经济,1991(3):14-21.
3
廖辉,文正东.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及教育理论述评[J]
.成人教育,2006,26(5):7-10.
4
王子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J]
.农业考古,2008(3):347-349.
5
孙峰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111-117.
被引量:18
6
刘立波,张红丽.
劳动力转移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J]
.山东纺织经济,2013,30(3):51-53.
被引量:1
7
王举兴,杨淘,李志刚,谭全万.
论人口因素对教育规划的影响[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94-97.
8
伏干,林楠,屈青青,李甦,罗春明,李兴珊.
碎片化阅读投入与城市外来工阅读能力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8(2):108-117.
被引量:2
9
周凌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衡阳市为例[J]
.湘潮(理论版),2011(6):59-60.
10
李仙娥,王春艳.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纵横,2004(4):60-63.
被引量:31
1
王福新,刘劲松,张永斋.
上海专利技术转移机制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4):33-36.
被引量:1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湖北社会科学,1992(4):62-62.
3
梅茂发.
试析当前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J]
.求实,1990(9):22-23.
4
姜长云.
农户土地权属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分析[J]
.江淮论坛,1997(2):47-51.
5
王占洲,林苇.
低碳调控体系中低碳监管与其他调控模式的关系[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27(5):3-9.
6
殷勇磊.
庭审的民主自治功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法制资讯,2014,0(6):63-65.
7
李亚丹.
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政策[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8):158-159.
8
阙贵善.
论职务经济犯罪行为及其调控模式[J]
.检察理论研究,1996(6):1-6.
9
王舟波.
通过立法程序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16-18.
被引量:7
10
孙西克,陈昌学,陈瑜.
农业劳动力回流问题考察[J]
.湖北社会科学,1990(10):36-38.
被引量:1
求索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