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曾融生.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1,6(2):1-10. 被引量:7
-
2任纪舜.论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基本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1(4):289-293. 被引量:109
-
3李兆鼐.《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深部过程》[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3):288-288.
-
4李兆鼐.《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深部过程》[J].地球学报,2004,25(4):436-436. 被引量:1
-
5曹永清,邓晋福.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北缘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J].现代地质,2000,14(1):8-8. 被引量:8
-
6曹永清,邓晋福.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北缘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J].青海地矿科技信息,2000(3):22-23. 被引量:2
-
7曾融生,丁志峰,吴庆举.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动力学过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2):99-116. 被引量:31
-
8朱志文.我国古地磁学在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中的现状和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1989,4(5):5-13. 被引量:3
-
9柴育成,田兴有,马福臣.我国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新突破[J].中国科学基金,1997,11(4):286-287. 被引量:1
-
10李学军.α探测技术及其在煤矿地质中的作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1,19(6):58-61.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