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文字的一字对偶义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正】 训诂学'义训'有'同义相训'和'反义相训'的条目.前者易于理解,后者'治'训'乱'、'臭'训'香'、'学'读'教'等等,比较费解.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似乎不可思议,但古汉语确有'反义相训'和一字存在对偶两义的现象.《尔雅·释训》:'徂,存也;乱,治也;故,今也;曩,?也.
作者
夏渌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4-91,共8页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关键词
古文字
古汉语
甲骨文
现代汉语
对偶
含义
象形文字
说文
象形表意
相反相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5
1
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J]
.历史研究,1997(1):115-139.
被引量:19
2
程邦雄.
“鬼”字形义浅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3):103-105.
被引量:17
3
冯洁轩.
“乐”字析疑[J]
.音乐研究,1986(1):65-70.
被引量:34
4
张桂光.
殷周“帝”“天”观念考索[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105-108.
被引量:19
5
李国正.
说“”[J]
.古汉语研究,1998(1):30-36.
被引量:3
6
国光红.
鬼和鬼脸儿——释鬼、甶、巫、亚[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8(1):85-88.
被引量:9
7
罗少卿.
试论反训中的辩证法[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6(2):105-110.
被引量:6
8
吴郁芳.
《包山楚简》卜祷简牍释读[J]
.考古与文物,1996(2):76-78.
被引量:10
9
二陈.
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文物,1989(5):1-20.
被引量:103
10
HPAI and Sanmenxia Municipal Archaeological Team,.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 M2001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1992(3):104-113.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6
1
谭舒童.
“鬼”字构形分析[J]
.汉字文化,2023(6):148-150.
2
商忠.
反义共字及其哲学理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158-161.
被引量:1
3
金小平.
“亂”是{治}{乱}同词吗[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57-60.
被引量:2
4
金小平.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看反训问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3):85-90.
被引量:2
5
王晓俊.
宗周祭祀之礼出于乐图腾——“礼”自“乐”出考论之二[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2):5-20.
被引量:5
6
陈健.
“鬼”字造字原型考辨[J]
.红河学院学报,2020,18(4):95-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谭舒童.
“鬼”字构形分析[J]
.汉字文化,2023(6):148-150.
2
金小平.
施受同词不是反训——反训例词研究之四[J]
.汉字文化,2010(5):48-51.
3
王利霞.
反训词管见[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5):86-87.
4
金小平.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看反训问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3):85-90.
被引量:2
5
王晓俊.
以葫芦图腾母体——甲骨文“乐”字构形、本义考释之一[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3):30-35.
被引量:8
6
王晓俊.
礼乐关系的乐图腾逻辑本源——“礼”自“乐”出考论之五[J]
.音乐研究,2015(1):73-81.
被引量:5
7
王晓俊.
概念及载体形式、地域风格——中国民族乐器“技法母语”研究之一[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4):13-22.
被引量:6
8
王晓俊.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4):9-17.
被引量:4
9
张方.
“东亚音乐史国际高层论坛”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1):149-153.
10
何和平.
“情伪”之“情”的语言阐释[J]
.现代语文,2021(5):10-14.
1
刘墉.
取与舍[J]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6,0(11):54-54.
2
周双利.
论人类早期文字的起源——读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7,14(1):19-26.
3
朱建新.
谈谈彝文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的改革规范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2(6):7-14.
被引量:1
4
张雪明.
谈谈“臨”字的本义[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40(4):91-92.
被引量:1
5
成路.
一字属对法[J]
.人才资源开发,2011(11):31-31.
6
程金造.
《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释[J]
.人文杂志,1984(1):95-98.
被引量:2
7
丁鼎.
反训说平议[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16-23.
8
聂树真.
滑稽、热情、热心和活力 通往幸福快乐的Z方式[J]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09(7):22-23.
9
商聚德.
《老子》“同词反义”浅探[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7(2):67-73.
被引量:1
10
赵伯义.
论葛其仁的《小尔雅疏证》[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1(3):38-4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