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劳动力价值、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探索中,我感到有两点须要我们谨慎和严肃对待:第一,涉及所有制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引起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误解;第二,涉及按劳分配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导致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否定。关于前者,我在《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经济研究》1987年第12期)一文中说了自己粗浅的看法。本文,先接着谈谈后者。
作者
胡瑞梁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研究》
1988年第1期51-60,共10页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联合劳动者
生活资料
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时间
劳动力价格
社会劳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1
林子力.
劳动商品化、财产社会化和市场机制的生成——价格改革理论和战略探讨[J]
.经济研究,1988,23(9):3-12.
被引量:8
2
何伟.
通过劳动力价值实现按劳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88(2):145-147.
被引量:2
3
胡瑞梁.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J]
.经济研究,1987,22(12):12-22.
被引量:7
4
何伟.
论商品经济下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J]
.学术月刊,1987,19(10):7-13.
被引量:3
5
王建国.
略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空想性[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2(1):1-6.
被引量:1
6
周新城.
关于私营经济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1-6.
被引量:3
7
何炼成.
关于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和价值属性问题——答关柏春的“批判”[J]
.经济纵横,2007(2):23-25.
被引量:4
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C].人民出版社,1974年..
9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2页.
10
刘国光.
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2007(10):28-4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关柏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当代现实[J]
.中州学刊,2008(4):12-16.
被引量:2
2
关柏春.
传统做法的荒谬性与流行理论的庸俗化——对于劳动报酬问题的传统做法和流行理论的评论[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4(2):5-8.
3
关柏春.
论证明劳动具有商品性质的意义——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之七[J]
.社会科学论坛,2012(4):43-63.
4
胡瑞梁.
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的一些理论问题——林子力同志的《论新型等价交换》读后感[J]
.经济研究,1989,24(1):34-4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关柏春.
再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从“劳动价值”到“劳动没有价值”再到“劳动具有价值”[J]
.《资本论》研究,2022(1):104-124.
2
关柏春.
澄清某些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一个论点的误解:究竟是归谬反驳,还是偷换概念?——兼与林子力、黄正山、朱富强、秦凤白等学者商榷[J]
.《资本论》研究,2021(1):184-211.
3
孙亮.
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与“偶然性逻辑”的确立——评拉克劳、墨菲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2011(5):40-43.
被引量:1
4
关柏春.
关于劳动的商品性问题——答高飞先生[J]
.经济论坛,2014(1):165-172.
5
关柏春.
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资本论》当代价值”问题三派观点的评论[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31(1):5-9.
6
王雅玲.
新常态下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引发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22):3-5.
7
刘立云,孔祥利.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双向度变革研究[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4):34-44.
1
刘美蓉,贾丽华.
对股份制的认识[J]
.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50-51.
2
赵玺玉.
试析市场经济机制对按劳分配的调节和影响[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1):18-21.
3
赵玺玉,王连义.
对按劳分配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3):26-29.
4
乔葆和.
经济规律体系的若干数量表现及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J]
.南开经济研究,1986(5):10-16.
5
霍骏超.
关于某些国有生产资料出租给联合劳动者经营的几个问题[J]
.经济科学,1983(4):32-37.
6
刘克鉴.
也谈按劳分配和“劳动所得”[J]
.经济研究,1987,22(7):78-79.
被引量:3
7
胡瑞梁.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J]
.经济研究,1987,22(12):12-22.
被引量:7
8
徐东林.
按劳分配的三个层次和三种劳动形态问题[J]
.中国经济问题,1984(6):12-16.
9
王锡麟,黄卫星.
论“两权分离”和国家所有制改革——兼论股份企业所有制形式[J]
.华东经济管理,1988,2(3):6-11.
10
郭占恒.
试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相对所有权[J]
.经济体制改革,1985(6):28-29.
被引量:1
经济研究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