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社会性的相对收入假说 里宾斯坦作为未参与芝加哥学派和依斯特林学派斗争的第三势力的代表人物,于1974年发表了孩子不是一般耐用消费品的论述。这种新生育率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是一种包括社会地位观念在内的相对收入假说,我们称其为社会性相对收入假说。 依斯特林曾将相对收入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只限于家庭间的比较。奥肯也认为决定孩子数量的不是家庭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丈夫与其所属职业集团的其他成员对比下的相对收入。孩子的费用不因家庭的收入而异。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4期41-43,共3页
Population &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