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化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中,盛极衰至,物有竟时的自然规律使人很早就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有限性有所体认,一个以人、人生为中心的惜时文学主题很早便滥觞于文学发端。 一 往不可见,来不可测,永恒而神秘的时间呵!令人神往又使人敬畏。每个人都在时间长河中生长衰亡,任何人也无法穷尽它。早在西周金文中就有不少祈眉寿一类的嘏辞,《诗经》中惜时主题即微露端倪。 “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曹·蜉蝣》“心之忧矣,于我归处”,由蜉蝣联想人生,虽久暂有别,可生必有死,最终归宿是万生同赴的,人生苦短的凄楚质朴感人。《小雅·(支页)弁》写人生“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唐·蟋蟀》“今我不乐。
出处
《中州学刊》
1988年第1期80-83,共4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