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柏拉图以来的中外美学家所沦证的美大都是静态美,或叫美的静态。如柏氏《大希庇阿斯篇》所说,“美本身”无论加在什么事物上,那事物就会成为美。“美本身”显然是天赋的,固定的,静态的。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说:“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应有一定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亚氏这“一定的”事物,只是个定型化的审美客体,当然也是静态的。自两位大师分别成为唯心、唯物两派的领班以来,普罗丁的美是完善说,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叔本华的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歇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体察的大都是客体的静态,或心灵的静态。特别是莱辛更断然指出美的根源在静穆。一般说来客体的静态便于观察,主体人也须进入静穆的欣赏态式,审美才能获取清晰意象。但这只是宏观上的主客体暂时对应的静态。由于美学在知识学科群中姗姗来迟,人们一时还来不及作微观探讨。但是美感毕竟是流动的,因为美感是流驶着的生命的录放磁带。生命在瞬息万变中运演,而且永不停息,美感也便永恒地飞翔着它的双翼。
出处
《中州学刊》
1988年第3期62-65,共4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