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拟古代汉语的调值,是汉语音韵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难度大,学者们仍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比如,日本赖惟勤先生根据至今还保存于日本佛门的中国古代流传到日本的佛教音乐,构拟出了公元九或十世纪宋代长安方言的调类调值:阴平,高降调,阳平,低降调;阴上,高升调,阳上及去声,低升调;阴入,高,阳入,低.赵克刚先生在《浊上变去论》(载《重庆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中,根据文献记载推论宋代至元代的声调大致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促)、阳入(促).陈振寰先生则更加充分全面地利用了古代典籍和方言、亲属语言的资料,并从语言学的音理角度进行分析,构拟出了隋唐以前黄淮流域的调类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