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子昂新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当时同志好友的热情赞扬,到今天通行课本的高度评价,古往今来,陈子昂的地位可谓高矣!然而,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功过评骘,而把陈子昂纳入中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作一番追本溯源、察前观后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顾及文学对于自身特性的要求,而非仅仅以社会功用作为判定文学高下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对于陈子昂地位的评价,也许会重新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
刘石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1988年第2期131-137,共7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陈子昂
建安文学
诗言志
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
文心雕龙
社会功用
革新运动
诗歌革新
汉魏风骨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8
1
赵慧平.
陈子昂文学地位与历史贡献的重新审视[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5):5-9.
被引量:4
2
徐文茂.
陈子昂“兴寄”说新论[J]
.文学评论,1998(3):124-131.
被引量:4
3
滕福海.
矫赋为诗说兴寄──陈子昂的美学史意义[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3):37-43.
被引量:2
4
徐文茂.
论陈子昂诗歌的使事用典[J]
.学术月刊,1997,29(12):34-39.
被引量:2
5
肖源锦.
试论陈子昂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
.天府新论,1986(2):60-65.
被引量:3
6
陶东风,陈燮卿.
为生命忧与替社会悲——阮籍《咏怀》与陈子昂《感遇》比较分析[J]
.社会科学,1985(9):74-76.
被引量:3
7
金涛声.
唐代边塞诗的先声——谈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边塞诗[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16-22.
被引量:4
8
吴明贤.
试论陈子昂的文艺思想[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6(1):49-54.
被引量:1
9
韩理洲.
《杨柳枝》非陈子昂所作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6(1):55-57.
被引量:3
10
周啸天.
陈子昂《感遇》其三、其三十七写于何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6(1):57-5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傅绍良.
陈子昂的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的确认[J]
.人文杂志,2008(3):118-123.
被引量:1
2
金景芝,卢萌.
再论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及其时代意义[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4-6.
3
汪文学.
一代唐音起射洪──论陈子昂在唐代诗文革新中的机遇问题[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0-73.
被引量:4
4
王红霞,姚舒月.
陈子昂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上)[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3):36-4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梁晓萍.
近十年来陈子昂研究述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94-98.
被引量:4
2
赵小华.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文学关系论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62-64.
被引量:1
3
赖晶.
20世纪中国大陆陈子昂思想研究述评[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61-63.
被引量:2
4
贾翔.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风探究[J]
.文学教育,2011(12):32-33.
5
王红霞,姚舒月.
陈子昂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4):50-59.
1
侯发迅.
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及创作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139-141.
2
王虎森.
中国古代诗歌──文体简说[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01(Z1):29-29.
3
丁诗轩.
苏菲主义与现实主义在阿多尼斯诗歌中的体现[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7):153-153.
4
顾建国.
清澹开宗派,五古居名家——张九龄诗歌影响论[J]
.社会科学家,2005,20(4):37-41.
被引量:1
5
余君.
略谈陈子昂对扭转唐代诗风的贡献[J]
.林区教学,2006(7):21-21.
6
王珊.
论“汉魏风骨”和陈子昂的人格精神[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1):56-57.
7
何霞.
柳亚子的诗学思想[J]
.才智,2012,0(28):176-176.
8
彭建红.
唐代诗人多雅号[J]
.新语文学习(初中),2010(1):69-69.
9
林莹.
感受真正的“汉魏风骨”[J]
.唐山学院学报,2002,15(2):23-25.
10
余祖坤.
张九龄诗证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113-117.
文学评论
198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