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尽管十年来的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总体上说,改革尚未使经济运行机制脱离传统体制的框架。十年来,一些力图突破传统体制的局部性改革尝试,因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而难以深化;相反,传统体制的强大惯性正在逐步抵消着这些局部改革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面对这种形势,理论界提出不少对策。这些对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尚未脱离旧体制窠臼的改革模式,另一类是建立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市场模式,后一类为大多数人所推崇。我们认为能否按照前一类思路和对策进行改革,关键在于判断传统体制的总体框架是否仍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能否按照后一类思路和对策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否在短期内加以改变,并能否将改变后的宽、松环境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分析表明,传统体制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已经根本改变,它已不适应国民经济目前发展阶段的要求,那么,在传统体制框架内采取的任何改革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体制束缚,反而会延缓、甚至加剧这种束缚。如果分析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环境将会长期存在,那么,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试图在短期内创造出适于价格性市场机制运行的宽松经济环境的努力都总是徒劳的;如果不顾客观约束,强行改变经济环境,则只能适得其反,将改革置于更加困难的境地。我们认为,目前这两大类思路,恰恰都是忽略了它们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所以,应该深入认识改革环境和改革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寻求改革新思路,这将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出目前的困境。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4-15,共12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