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宋通西域的四条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中叶以后,因藩镇割据、边疆地区的民族迁徙与动荡,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渐趋衰落,但并未被遮断。由于东西方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所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人总是想方设法要往来的,此路不通,可走别路,即使在五代大分裂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
作者
陈守忠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5-82,共8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西域
中原王朝
边疆地区
丝绸之路
灵州道
民族迁徙
藩镇割据
镇戎军
节度使
分裂时期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91
1
李辉.
西夏与丝绸之路[J]
.社科纵横,2001,16(3):71-72.
被引量:1
2
程溯洛.
《宋史·龟兹传》补正——兼论高昌回鹘王国中的双王制[J]
.历史研究,1987(3):124-132.
被引量:8
3
王北辰.
古代居延道路[J]
.历史研究,1980(3):107-122.
被引量:26
4
岩崎力,李大龙.
宋代河西藏族与佛教[J]
.世界民族,1990(2):37-45.
被引量:4
5
刘华.
西夏南牟会遗址暨天都山今考[J]
.宁夏社会科学,1999(2):73-76.
被引量:5
6
Luo Feng.
五代、宋初灵州与丝绸之路[J]
.西北民族研究,1998(1):12-30.
被引量:12
7
孟楠.
略论西夏与周边民族的联姻[J]
.民族研究,1998(6):66-72.
被引量:4
8
程溯洛.
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回鹘人民和祖国各地的经济联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3):19-27.
被引量:3
9
陈守忠.
王安石变法与熙河之役[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7(3):3-14.
被引量:9
10
魏千志.
中国犹太人定居开封时间考[J]
.史学月刊,1993(5):38-4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陈爱峰,赵学东.
西夏与丝绸之路研究综述[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7-31.
被引量:9
2
杨蕤,王润虎.
略论五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变化[J]
.宁夏社会科学,2008(6):148-151.
被引量:8
3
李华瑞.
略论宋夏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J]
.中国史研究,2014(2):87-101.
被引量:3
4
乐玲,张萍.
GIS技术支持下的北宋初期丝路要道灵州道复原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55-62.
被引量:7
5
叶舒宪.
环腾格里沙漠的古道——第三次玉帛之路考察缘起[J]
.百色学院学报,2017,30(4):1-6.
6
张多勇,于光建.
西夏进入河西的“啰庞岭道”与啰庞岭监军司考察[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6):88-93.
被引量:3
7
岳凯峰.
军事对抗与信息沟通——禹藏族与宋夏兰州争夺战的展开[J]
.宋史研究论丛,2022(2):187-200.
8
岳凯峰.
北宋前期熙河蕃部地缘关系考[J]
.河西学院学报,2023,39(6):40-48.
9
王红梅.
高昌回鹘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往来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3):93-101.
10
张倩红,贾森.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犹太商人——开封犹太社团来历问题研究述评[J]
.国际汉学,2015(3):49-6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李晓明.
夏仁宗西巡凉州圣容、护国寺考辨——以西夏文《圣寺同乐歌》为考察重点[J]
.西夏学,2021(2):131-141.
被引量:1
2
邓文韬.
西夏啰庞岭监军司再考——从四库底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出发的考察[J]
.西夏学,2021(1):78-87.
被引量:2
3
杨蕤.
宋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三论[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5):59-64.
被引量:3
4
杨蕤.
五代、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J]
.西域研究,2011(3):126-135.
被引量:7
5
何文泽,刘家铨.
西夏在中西贸易中的角色[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1):33-35.
6
李华瑞.
略论宋夏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J]
.中国史研究,2014(2):87-101.
被引量:3
7
陈静薇.
丝绸之路与宁夏旅游发展——以西夏王陵为例[J]
.丝绸之路,2014(18):13-15.
被引量:1
8
杨蕤.
文物考古学视野下的辽代丝绸之路[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5-31.
被引量:1
9
江海旭,梁娟.
丝绸之路中国段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1):62-65.
被引量:3
10
苏海洋.
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35(3):1-5.
1
朱绍侯.
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要着眼于光明和进步[J]
.文史哲,1987(1):9-12.
被引量:2
2
陈梧桐.
论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3):23-27.
被引量:3
3
邱少平.
少数民族寇扰中原王朝的原因[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17(1):65-66.
4
李庆社.
汉族及汉族的文化[J]
.少年写作(小作家),2006,0(3):54-55.
5
高岩.
从发展经济谈政治挂帅[J]
.江淮论坛,1964(2):44-47.
6
周伟洲.
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1989(2):50-56.
被引量:14
7
刘全.
“向天横”新解[J]
.语文知识,1995(12):48-48.
被引量:1
8
眭达明.
古代公文用词例析(下)[J]
.办公室业务,2009(8):59-61.
9
周世范.
朱梁何以能代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0(2):58-61.
被引量:1
10
叶岱夫.
从“中华”“华夏”的源起看古文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4):32-3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