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越楚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越,是先秦时期我国南方一个庞大的族系;楚,是春秋战国之世南方的第一大国。探索越楚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把握先秦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演进脉胳,尤其是认识当时中国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越楚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线索,只能始自春秋时期。当然,这并不排除在论证某一具体问题时过溯到春秋以前。
作者
刘玉堂
出处
《民族研究》
1988年第4期105-111,86,共8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经济关系
先秦时期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
南方民族
发展状况
南方社会
族系
线索
楚国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刘玉堂.
沈氏族属初探[J]
.江汉论坛,1987(4):74-79.
被引量:6
2
刘玉堂.
论湖北境内古越族的若干问题[J]
.民族研究,1987(2):35-42.
被引量:7
3
陈振裕.
湖北农业考古概述[J]
.农业考古,1983(1):91-101.
被引量:15
4
卢茂村.
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J]
.文物,1980(8):21-25.
被引量:22
5
蒋廷瑜,韦仁义.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J]
.考古学报,1978(2):211-258.
被引量:52
6
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J]
.考古,1974(2):116-120.
被引量:46
7
汪遵国,郁厚本,尤振尧.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J]
.考古,1965(3):105-115.
被引量:77
8
中国考古学会 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214
1
杜博瑞,马涛.
宁波博物院藏竞渡羽人铜钺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2(3):4-7.
被引量:1
2
韩文博.
兕觥其觩:商周青铜觥之功能小议[J]
.形象史学,2021(2):3-15.
被引量:1
3
李水城.
杆头饰的起源、分布区域及功能[J]
.草原文物,2020(2):59-74.
被引量:1
4
田率.
海昏侯墓地出土十二棱散螭纹尊缶略考[J]
.南方文物,2019(6):143-147.
被引量:1
5
滕铭予.
淅川和尚岭墓地年代新论[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111-131.
6
尚如春,赵欣欣.
江汉淮楚地所见越文化因素及相关问题[J]
.边疆考古研究,2022(2):214-229.
被引量:1
7
郝晓晓.
论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出土甬钟及相关问题[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191-204.
8
莫茜.
广西贺州龙中涉案文物清理[J]
.广西博物馆文集,2023(1):189-202.
9
朱献雄,王博华.
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J]
.考古,1998(2):18-24.
被引量:22
10
吴春明.
从考古看华南沿海先秦社会的发展[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1):98-10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1
1
陈陆.
孙叔敖 成就雄楚霸业的一代贤相[J]
.中国三峡建设(工程科技版),2008(10):86-91.
被引量:2
2
陆敬严.
中国封建社会前夕的农业机械[J]
.农业考古,1985(1):49-51.
被引量:2
3
丁颖.
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红烧土中的稻榖殻考查[J]
.考古学报,1959(4):31-34.
被引量:22
4
董希■,愉景轩,高平.
长江西陵峡考古调查与试掘[J]
.考古,1961(5):231-236.
被引量:14
5
孟华平,周国平,王成武.
秭归庙坪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
.江汉考古,1997(1):33-35.
被引量:6
6
郭仁成.
楚国农业考辨四题(上)[J]
.求索,1984(1):105-112.
被引量:4
7
陈振裕.
湖北农业考古概述[J]
.农业考古,1983(1):91-101.
被引量:15
8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J]
.考古学报,1982(3):325-350.
被引量:86
9
文必贵.
秭归鲢鱼山与楚都丹阳[J]
.江汉论坛,1982(3):79-80.
被引量:8
10
王从礼.
楚国木工工业初探[J]
.江汉考古,1987(3):64-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贾兵强.
略论楚国农田水利技术与管理机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29-33.
被引量:1
2
贾兵强.
楚国火耕水耨耕作技术探析[J]
.古今农业,2017(1):36-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向德富,孙继.
楚纪南城水利设施初探[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391-394.
2
李荣福,杜雪地,徐忠香,李小平,孙龙生.
中国稻田渔业起源与历史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23,41(3):113-126.
被引量:3
1
王瑞明.
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J]
.江汉论坛,1959(7):42-45.
被引量:2
2
孙永如.
略论杨吴开国的客观条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104-106.
3
黄达武.
刘三姐的双重身份——歌仙和巫神[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4):56-60.
被引量:8
4
钟维尧.
并非所有美国南方的白人都是自由的[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0(1):59-61.
5
吴彬.
《飘》:究竟表现了什么?[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0(1):98-102.
6
罗毅.
南朝民歌与谐音双关[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S1):21-24.
7
辛安亭.
陕甘宁边区部分教材介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3):104-112.
被引量:3
8
何茲全.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J]
.文史哲,1956(8):2-22.
被引量:11
9
赵明生.
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论佤族“司岗里”文化的产生及其演变[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1-7.
被引量:1
10
王巍.
孔子编纂六经的成就及其阶级性[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8(4):66-67.
民族研究
198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