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发展史中的一枝奇葩──对西方认识史中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作用的考察
出处
《求是学刊》
1988年第5期37-42,96,共7页
Seeking Truth
-
1刘志友.一次确立文论新形态的重大建构——略论中世纪文论的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4-78. 被引量:1
-
2高国希.见解精辟,反映现状——《西方哲学史教程》评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52-53.
-
3周彪.西方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张世英教授在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J].江苏社会科学,1984(4):1-9.
-
4何萍.列宁与现代认识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学习札记之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44(4):29-35.
-
5冯锦中.关于国外中世纪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5):90-92.
-
6李欣雁.审美范畴应引入认识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3(2):40-46. 被引量:1
-
7束际成.中国古代哲学史特点略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12(2):30-36. 被引量:1
-
8苟志效.科学的解读与创造──《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卷)评介[J].哲学研究,1994(2):72-73.
-
9武汉大学哲学系举办现代认识论研讨班[J].江汉论坛,1987(6):82-82.
-
10郭齐勇.地方社会科学杂志的“这一个”[J].天津社会科学,199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