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1988年第4期1-7,共7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86
-
1杨学功.“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0(4):34-37. 被引量:13
-
2邹诗鹏.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江海学刊,2001(2):96-102. 被引量:15
-
3张曙光.生存哲学的命意及其当代旨趣[J].哲学动态,2001(1):2-7. 被引量:36
-
4黄楠森.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J].社会科学战线,1999(1):61-67. 被引量:23
-
5徐才.“实践本体论”与“实事求是”[J].求是学刊,1999,26(2):27-30. 被引量:7
-
6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1):134-141. 被引量:5
-
7王路.“是”之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1999(6):41-45. 被引量:12
-
8杨耕,张立波.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J].哲学研究,1998(9):12-19. 被引量:16
-
9王南湜.谈物质第一性与实践第一性的同一[J].哲学动态,1986(5):30-30. 被引量:1
-
10黄楠森,丛大川.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谈谈哲学对象问题[J].哲学研究,1985(12):5-1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1
-
1阎献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J].哲学动态,1989(1):7-9. 被引量:1
-
2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J].哲学研究,2001(9):9-15. 被引量:13
-
3孙成竹.马克思哲学阐释的“实践”转向——一个阶段性总结和认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41-47.
-
4张俊.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J].华商,2008(15).
-
5王南湜.“实践唯物主义”的源起、意义变异与面临的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67(4):1-6. 被引量:3
-
6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1):41-52.
-
7周梅玲.马克思“生活”概念的本体论意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101-106. 被引量:2
-
8曹典顺.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的特点[J].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1):3-16. 被引量:1
-
9丁钊,李栋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9(1):121-123. 被引量:3
-
10李学明.论"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嘉应大学学报,2003,21(1):10-13.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冯建华.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J].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1):19-35.
-
2林祖浮.在高中哲学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S1):78-80. 被引量:1
-
3段国炼.实践不包括主观因素吗?——与王金福同志商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4(2):53-56.
-
4马俊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4):31-32.
-
5夏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本体论特性[J].社会科学研究,2006(2):10-12. 被引量:2
-
6闵家胤.Ψ场(道场)研究的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9):104-107. 被引量:1
-
7刘同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路[J].求索,2008(1):126-128.
-
8刘晓辉.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真实意蕴——实践本体论的建构[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5):24-28. 被引量:1
-
9谢维营.本体论的“本义”与“转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1-8. 被引量:7
-
10丁香桃.市场逻辑下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重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11(1):44-47. 被引量:1
-
1邢贲思.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学说和伦理思想——费尔巴哈哲学简论(二)[J].东岳论丛,1981,2(4):62-66.
-
2刘伏海.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看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12(S1):82-87.
-
3黄凯.创新素质的人本学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25-27.
-
4叶林.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背景与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1989(2):78-89.
-
5韩民青.一般人类学论纲[J].东岳论丛,1988,9(3):52-57.
-
6王秀娟.世纪末的人本学现象[J].社会科学论坛,1999(Z4):81-84.
-
7明月.试论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3):14-16.
-
8叶林.“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1(10):78-79.
-
9衣俊卿.论实践的多重哲学内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29(3):62-67. 被引量:5
-
10王守昌,江振华.马克思人本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3):2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