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分配理论的初步探索──兼论正向分配方式的积极意义
出处
《求是学刊》
1987年第5期38-44,共7页
Seeking Truth
-
1陈冰,解书森.劳动力所有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商品讨论述评[J].学习与探索,1987(1):84-91.
-
2霍明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与按劳分配[J].新疆社会科学,1989(3):35-37.
-
3唐超兰.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理论的历史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30-35.
-
4郑玉林.劳动力所有制问题浅议[J].江淮论坛,1980(5):23-27.
-
5贾履让,房汉廷.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前提[J].中国社会科学,1987(1):44-46. 被引量:1
-
6王关义.新的判断:分配理论的校正[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7(1):25-30.
-
7苏东斌.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J].学习与探索,1985(4):68-73. 被引量:1
-
8陈其人.马克思对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5(1):8-14.
-
9刘平量.按劳分配不是我国分配关系的主体[J].学术论坛,1989,13(3):55-56.
-
10郑宝强.试探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两重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