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审美感知中的双向交流和动态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的内容之一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而感知便是现实生活到作家头脑中的艺术构思等精神活动的桥梁,是作家捕捉生活中信息的主要方式和通道。文学家的感知是带有审美的感知,它是整个创作过程的起步。感知不是单方面地存在于客体或者单方面地存在于主体,而是存在于二者的中途和契合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为我们揭开文学家的感知的迷宫提供了一把有用的钥匙。
作者
陈池瑜
机构地区
湖北美术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1987年第5期173-174,共2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双向交流
文学家
感知过程
精神活动
现实生活
文学创作
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
艺术构思
重大作用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伍世昭.
民族灵魂的建构──对鲁迅小说的一个探索[J]
.惠州学院学报,1994,16(2):20-26.
2
杨钊.
析张天翼对于童话教育功能的把握——以《大林和小林》为例[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1):48-50.
3
程代熙.
J.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的要义[J]
.文艺争鸣,1986(3):66-71.
被引量:2
4
凌鼎年.
海内外微型小说的双向交流正在形成[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1):64-67.
被引量:1
5
韩成武.
杜甫对景物感知过程的真实表述——对杜甫诗境之“真”的一种解析[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0(6):17-19.
被引量:3
6
邹广文.
接受美学研究综述[J]
.文艺研究,1987(4):142-143.
被引量:4
7
王锡渭.
曹雪芹在描画刘老老形象上的一处败笔[J]
.明清小说研究,2008(1):161-163.
8
肖画.
残酷的陌生化──中国当代作家的悲悯情怀与文学想象[J]
.扬子江(评论),2014(3):78-82.
9
汪玉清.
精彩的花絮 诗意的情怀——再读《李清照词选》[J]
.教育文汇,2008(8):49-49.
10
金道行.
创作捷径与心理体验[J]
.阅读与写作,1997,0(9):18-17.
文学评论
198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