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我国印刷术西传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九世纪初,许多外国学者,对我国印刷术之西传,曾众说纷纭,这是没有全面考察历史的结果。现根据史籍记载、文物发掘资料和中外历代学者之考察,结合本人多年所作的研究,对这个问题作一新的探讨,以就教于同好。
作者
王鹏翥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5-131,共7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活字印刷术
西传
印刷物
雕版印刷术
蒙古
吐鲁番盆地
印刷品
史籍记载
发明
埃及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5
1
中国印刷术:如何西传欧洲?[J]
.中国出版,1999(3):48-51.
被引量:8
2
赵相如.
中国印刷术西传刍议——维吾尔语“bas”(印刷)一词源流考[J]
.民族研究,1987(2):70-81.
被引量:6
3
应岳林.
印刷术在中国的起源、发展及在亚洲的传播[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2):64-69.
被引量:4
4
吴潮,赵晓兰.
当前关于印刷术起源问题的两个争论焦点[J]
.出版发行研究,2004(11):75-78.
被引量:3
5
夏继果.
论埃利奥特的绅士教育思想[J]
.齐鲁学刊,2005(3):60-64.
被引量:2
6
王京山.
汉字的文字特性及其对活字印刷术发展的限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3):44-45.
被引量:1
7
李锋.
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研究[J]
.中文自修,2006(11):44-45.
被引量:1
8
董子凡.
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J]
.国际新闻界,2007,29(5):70-73.
被引量:4
9
陈谦.简论活字印刷术在古代印刷业中的地位[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4(03).
10
钱存训(TsienTsuen-hsuin)著郑如斯编订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
引证文献
4
1
胡雄伟.
清朝木活字印刷标准——解读《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J]
.标准科学,2009(4):4-11.
被引量:3
2
孙洋.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技术的影响与传播[J]
.兰台世界(上旬),2011(8):45-46.
被引量:1
3
万安伦,赵梦阳,鲁晓双.
试论新疆对中国印刷术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贡献[J]
.中国编辑,2016(6):73-76.
4
万安伦,周杨,翟钦奇.
试论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关系[J]
.教育传媒研究,2020(1):34-3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郝生财,周文华.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印刷技术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21(6):11-16.
2
关雷,吴同喜,潘阳力,方森君,杨晓珍.
温州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工艺特色及成因分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44-49.
被引量:3
3
王育济,何昭旭.
“技术-文化”与数字时代中华文化的复兴[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6(4):37-48.
被引量:7
4
严磊,陈霞,杨旺功,何晴.
新媒体艺术视域下木活字印刷技艺的数字化传播设计[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3,31(8):41-45.
5
包竞成.
新闻传播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从印刷术到互联网[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1):70-72.
被引量:1
6
万安伦,臧义乐.
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J]
.科技与出版,2024(1):18-27.
被引量:2
7
王笑雨.
论技术发展对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24,37(17):247-249.
8
张晴皓,闫玥儿,杨玉良.
中国传统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研究[J]
.高分子通报,2024,37(12):1683-1708.
1
慈善是一种习惯[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3(6):20-21.
2
孙衣云.
让孩子学会数学交流[J]
.浙江教育科学,2006(2):55-56.
3
陶昭明.
新课标·同步阅读·六年级[J]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6,0(9):29-36.
4
薛芷婕.
“吃”出来的“打油诗”[J]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1):39-40.
5
杨裕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08,0(Z2):117-118.
6
刘沥.
有容乃大——从印刷术东西向传播的角度来谈对发展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373-373.
7
潘福坚,廖增辉,黄克巽,邓茂初,陆国恩,洪秀俭.
小语新编教材部分课文的板书设计[J]
.小学教学研究,1997,0(1):3-4.
8
赵相如.
中国印刷术西传刍议——维吾尔语“bas”(印刷)一词源流考[J]
.民族研究,1987(2):70-81.
被引量:6
9
周大胜.
化学脱画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5(9):34-34.
10
施健聪,苏海平(指导老师),樊会芳(指导老师).
课本在进化[J]
.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2008(7):18-1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