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言跳板跳水从技术上讲可以划分为走板、跨跳、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等几个阶段。其与跳台跳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动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的能力如何。因此,对跳板运动员说,走板、跨跳和起跳技术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阶段中起跳是最关键的一环。
作者
蒋予华
王同祥
机构地区
国家体委科研所
国家跳水队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第12期37-43,共7页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运动员
生物力学分析
起跳技术
跳板跳水
起跳过程
空中动作
垂直速度
膝角
垂直位移
加速度曲线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4
1
蒋军波.
关于跳水运动员的早期初选及其基础训练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3):75-76.
被引量:5
2
程勇民,赵聚奎.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及其对成才过程的影响[J]
.体育科学,1999,19(5):80-83.
被引量:19
3
韩春利,孙晋海,孙庆祝,丁庆建,陈培友,成会君,赵杰修.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61-64.
被引量:11
4
陈本友.
部分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1):99-102.
被引量:3
5
孙亦光,吴延禧.
我国跳台跳水优秀选手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
.体育科学,1997,17(4):71-78.
被引量:12
6
王同祥,蒋予华.
对“压水花”技术的初步分析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85,21(8):19-25.
被引量:2
7
王其宁.
运动生物力学在跳板跳水中的应用[J]
.中国体育科技,1985,21(8):26-32.
被引量:7
8
成尔恒.
粗述跳水运动及其训练[J]
.中国体育科技,1985,21(8):32-41.
被引量:4
9
沈有道,蒋春林,蒋勇,鲍红光.
人—板系统模型(Ⅰ):基本运动方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11(2):26-29.
被引量:6
10
于芬.
女子跳台世界冠军伏明霞的训练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1993,29(Z1):168-1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李齐茹,石玉琴,张和莉.
对四川省优秀跳水运动员三米板405B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83-85.
被引量:3
2
王荣辉,张一民,任弘.
我国跳水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和选材指标体系研究[J]
.体育科学,2007,27(7):30-40.
被引量:12
3
刘卉,曲峰,刘学贞.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121-1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郭梁,邹亮畴.
国内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58-161.
被引量:6
2
孟国正,葛春林,岳晓燕.
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模型与评价标准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131-133.
被引量:3
3
赵晨琼,费郁红,栾兆亮,张颖,吕婵.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3):29-32.
被引量:6
4
李峰,张承玉.
排球运动员训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3):110-114.
被引量:2
5
钱晓平.
浅谈我国体育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问题[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358-359.
被引量:1
6
郭梁,邹亮畴.
立定跳板跳水起跳动作协调性的运动学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752-756.
被引量:2
7
陈林会,刘青.
我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6):8-15.
被引量:7
8
郭梁.
立定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4):77-80.
被引量:3
9
赵西堂,郭思强,张凤彪.
运动灵敏素质结构模型研究——以男子大学生为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6):521-526.
被引量:14
10
雷军蓉,马庆.
我国高桩舞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特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5):127-134.
被引量:6
1
彼得.奥吉尔达,张英波.
掷标枪及速度素质在投掷项目中的作用[J]
.田径,1994,0(1):20-23.
被引量:5
2
刘犇.
谈少年运动员跳板跳水走板技术与训练方法[J]
.游泳,2010(2):54-56.
被引量:1
3
走板时忘记一切[J]
.中华儿女,2000(19):61-61.
4
李可基.
专家营养专栏[J]
.田径,2007(10):52-53.
5
毛翔.
话说江钓[J]
.中国钓鱼,2009(10):15-16.
6
吴焕群.
胡道本谈“正手打回头”技术[J]
.中国体育科技,1973,9(6):25-26.
7
范伟,刘顺义.
陈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J]
.中华武术,2001(1):33-33.
被引量:5
8
徐勤兰.
如何练岀松活弹抖的爆发劲[J]
.搏击,2012,9(9):67-68.
9
仰红慧,余卫东,孙家伟,张怡,魏文仪.
男子波浪式蛙泳技术的水下运动学分析[J]
.体育科研,2005,26(4):53-56.
被引量:7
10
武俊清.
影响青少年弹跳能力的因素分析及训练对策[J]
.田径,2009(1):44-45.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